福清岸兜村:誠信文化永流傳
2020-12-02 14:55:10?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 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 文/攝 【名片】福清市江鏡鎮西南部的岸兜村,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該村以誠信文化為魂,注重對傳統民居、古院落、古祠堂的保留與利用,先后榮獲全國普法先進村、省級明星村、省級新農村建設百村示范點、省級生態村、省級衛生村等榮譽稱號。 岸兜村,古稱巖峰。清末民國時期,岸兜涌現眾多華僑故事,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當屬華僑陳惟綱誠信經營的乾昌當鋪,受到十里八鄉群眾的稱頌。此后,誠信文化成了岸兜的村魂,影響至今。 老當鋪誠信故事多 乾昌當鋪,白墻黛瓦,古木石柱,土木洋灰瓦頂結構,二落六扇。建筑內雕梁畫棟,木構件精細美觀,是典型的民國老民居之一,也是岸兜村最著名的網紅景點。 “誠信是當鋪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岸兜村黨支部副書記陳峰說,乾昌當鋪由華僑陳惟綱一手創辦,始終堅持“誠信經營”理念。 陳峰說,1938年,乾昌當鋪突遭大火,所有當物毀于一旦。遠在印尼的陳惟綱得知此事,立即叫當鋪“以一還一,除本賠息,兌換所有當物”。同時,收回之前發放的“貓仔票”私銀票,讓客戶全部兌換成銀元,維護了自己的信譽和客戶的利益。 當時,陳惟綱的誠信行為轟動全城。乾昌當鋪老屋內,至今尚存數十副富含哲理的楹聯,這些都是陳惟綱為人處世的精準寫照。他不僅用楹聯向世人展示“誠信經營”理念,還以此教育后人誠信做人。 歷經數十年,重信踐諾早已在岸兜村深入人心。岸兜人將誠信當成經商準則,生意越做越大,遍及全世界。 上世紀90年代,岸兜村出現“父債子還”的故事。當時,村里有個陳姓村民去世,其兒子信守承諾,接手父親所欠的十幾萬元債務,此后努力工作還債。 當鋪變身誠信文化館 陳峰介紹,為切實發揮場館在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方面的作用,陳惟綱的后人陳孟兵修繕了乾昌當鋪舊址,并將其捐獻出來,作為岸兜誠信文化館。 前日,記者走進岸兜誠信文化館,發現其設計理念緊扣誠信主題,串起村史溯源、乾昌當鋪誠信淵源、三代華僑史三大篇章。館內最大程度保留了乾昌當鋪原貌,精心布置展室,全方位展示岸兜村村史村情村貌、農耕器物、鄉村規劃愿景、家譜族譜、家規家訓、鄉賢故事、書畫作品等。 岸兜村還在該館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志愿者團隊,舉辦誠信沙龍、誠信主題教育、誠信講座等活動,為家風家訓注入了“新活力”。該館還成為附近中小學的誠信教育課外實踐基地。 在誠信文化熏陶下,岸兜村廣泛開展最美家庭、好鄰里、好媳婦等評選活動。“誠信文化館為岸兜人打造了精神家園。”江鏡鎮負責人說,將繼續弘揚誠信文化,講好誠信故事,樹立文明新風。 |
相關閱讀:
- [08-12] 福清岸兜村有個家族古厝保護理事會修繕祖廳 兒孫事不推給政府做
- [07-31] 江鏡鎮岸兜村激發鄉賢熱情 共建美麗家園
- [11-22] 福清岸兜村發展現代農業經驗入編全省推廣范例
- [11-07] 市長張帆江鏡鎮岸兜村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