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的這些橋,見證了城市的變遷——母親河上跨“彩虹”
2020-11-12 15:27:08?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清新聞網11月12日訊 (記者 林秋明) 一座城市的崛起,離不開橋。橋連接的不僅是路的兩端、水的兩岸,也連接著過去、現在和將來。福清人民的母親河——龍江兩岸的橋梁,見證了千年古邑福清的變遷,也見證了福清建市30年來玉融兒女艱苦奮斗、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和決心。讓我們走近其中6座橋梁,回望著名僑鄉如何圍繞“橋”做大做好城市建設的華章—— 龍江上最悠久的橋莫過于龍江橋和龍首橋。龍江橋坐落于海口鎮,全長約480米、寬5米,雖歷經900多年風雨滄桑,仍如長虹橫臥于煙波浩渺的龍江入海口。它是福清最長的古代石梁橋,也是福建省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石梁橋,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首橋位于瑞云塔旁的龍江上,始建于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全長183米,寬5米。1980年改建后全長90.8米,橋面凈寬7米。該橋已被列為福清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江橋、龍首橋解決了當時龍江中游及下游南北兩岸老百姓通行問題,至今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龍江橋、龍首橋已遠遠無法滿足群眾的出行需要。當時的縣委、縣政府于1950年修建了南門橋,該橋為鋼筋混泥土雙曲拱結構,它的貫通有效緩解了縣城的交通壓力。由于人流、車流不斷增多,雖經多次維修、加固、擴大,仍無法滿足交通需要。我市在1996年又修建了南門橋第二橋,同時對舊橋進行翻修。新舊兩橋凈距3.5米,共4個車道,兩端連接江濱路和大真線。 隨著西區的快速發展,城市交通壓力越來越大。1994年,我市標志性橋梁、全省首座中承式鋼管混凝土助拱橋——玉融大橋動建,翌年竣工。該橋全長176米,總投資920萬元,它東倚玉融山,西連元洪路,北接國際會展中心,南達五馬山,是大真路新線繞行城區的一座重要橋梁,打通了龍江街道觀音埔村的“腸梗阻”局面。幾年后,該橋進行了修繕、加固,設置了39根拉桿,并增加縱向梁。玉融大橋是福清城區景觀橋之一,華燈初上,清水瀲滟,河橋相映成趣。 為了進一步緩解城區及通往龍高半島的交通壓力,2010年,福清首座斜塔斜拉式大橋觀音埔大橋開工建設,該橋橫跨龍江,連接清盛大道、龍江路,總投資1.6億元,全長1080米,寬40米,設計為雙向六車道。它的設計靈感源于桅桿,適當傾斜,富有力量和動感,與外張的拉索、梁體構成了一個整體,形似行駛的船只,詮釋了福清的城市精神,象征福清人漂洋過海打拼所形成的獨特海洋文化及華僑文化。 福州通往龍高半島交通瓶頸長期存在,而且宏路街道的大埔村和宏路村隔著一條十多米寬的龍江,兩村村民往來要繞走13公里才能彼此到達。一水之隔,兩村命運迥異,宏路村連接繁華城市西區,外來人口多,工業、商貿業發達,與城市發展融為一體,而一江之隔的大埔村卻像“隱士”一般,依舊保持著農村質樸而原始的風貌。 為了打通這個瓶頸,2015年,大埔大橋終于貫通。該橋總投資21341萬元,全長1.16公里,道路標準段寬50米,北起福政大道與清盛大道交叉口,南連龍江南路。途經宏路街道大埔村、溪下村、宏路村。大埔大橋設置地面交通環島,并在橋兩側設置匝道橋,實現了龍江南岸地面車流與大埔大橋車流的便捷轉換,大大方便了福清乃至福州與龍高半島、平潭的通行。 為了讓福清融入福州新區,2014年,福州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項目、濱海大通道控制性工程之一的海口特大橋正式動工,2018年春節通車。該橋全長1.33公里,其中主橋長270米,橫跨龍江主航道,是濱海大通道的關鍵節點之一。 濱海大通道是福州新區交通的主動脈,將實現北與浙江對接,南與廣東相連。其中,福清段全長117公里,總投資88.58億元。項目起于城頭鎮,止于新厝鎮,途經11個鎮,連接江陰開發區、福清出口加工區、元洪投資區、東壁島旅游區、閩臺福州藍色產業園等,是集交通、旅游、觀光、防洪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沿海交通要道。 隨著福清經濟的快速發展,相信未來幾年,龍江兩岸還會有不同造型、不同風格的橋梁昂然挺立。橋,讓更多勇于追逐夢想的玉融兒女馳往詩和遠方…… |
相關閱讀:
- [11-04] 安裝隔油設施 過濾餐飲油污龍江流域首批27家餐飲企業完成改造
- [11-03] 福清啟動龍江流域綜合治理項目 總投資67.6億元
- [11-02] 清繁大道、龍江南路東延伸線項目集中開工 推動城市沿江向海拓展
- [10-29] 龍江兩岸再添一景清源里公園占地約90畝,預計明年6月前建成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