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聞網-福清僑鄉報8月15日訊(記者:楊國才)文明,是城市進步的標志;文明,是城市發展的靈魂。 改革開放40年來,福清這座城市,文明贊歌的動人旋律激蕩大地,文明畫卷的幸福色彩溫潤人心。特別是2014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來,福清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作為促進發展成果更好惠及群眾的重要手段,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一路高歌,邁開了追求城市外在美與內在美有機融合的鏗鏘步伐。 自上而下:全民皆兵大會戰 從申報省級文明城市至今,福清的文明之路已走過整整16年。 16年來,福清市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部門一條心、上下一股勁”的思想,堅持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屆接著一屆抓,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勇往直前,讓創建成為一場久久為功的全民“馬拉松賽”,讓文明成為一場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賽”。市民朋友也從“要我創建”到“我要創建”,創建格局從“單槍匹馬”到“全民皆兵”,福清從“福建省級文明城市”到“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一路走來,文明之路步步延伸,福清的經濟社會、城市發展也都歷經了鳳凰涅槃的蛻變。 福清的創城之路由淺入深、由標至本、勵精圖治、逐步積累,從創建之初的大會戰、突擊戰到如今的常態化創建,從單純應付檢查到如今的“每天都是創建日”,創建格局從街道、部門各自為戰到創建APP實施后的網絡化、精細化、長效化創建,從部門做、市民看到如今的全民參與齊創建,工作亮點頻頻涌現,創城氛圍日益濃厚,百萬玉融兒女成了創城的主力軍,玉融大地沸騰著創城浪潮。 于是,玉融大地上隨處可見:“小紅帽”在交通路口開展文明交通勸導;社區、農村老人當起義務巡防員;青少年學生爭做孤寡老人的貼心“小棉襖”;婦女爭當“愛心媽媽”關愛留守兒童;退休老干部、老教師主動當起了網吧監督員……每個市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著文明的洗禮。文明,就這樣被轉化成市民日常生活中的自覺行動。 如果說,文明創建之路是一條波瀾壯闊的長河,那么市民自覺行動就是那一朵朵浪花,正是那不斷匯聚的朵朵浪花,掀起了福清文明創建的澎湃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