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伴我行
陳思睿實驗小學六年三班
m.bjjht.com 2017-11-10 09:32:11? ?來源:東南網福清頻道 我來說兩句
“要么旅行,要么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而我則喜歡讓書香常伴向往遠方的自己。 南方八月,驕陽似火,焰云如燒,翻閱過《旅游指南》的我自信滿滿地建議爸媽去天高地迥、風清氣爽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消消暑。 遠方是美好的,旅程卻是漫長的。從福州到呼倫貝爾,航程將近七小時,機艙里的伙伴們,除了進食時露出些許精神,更多的時候都是懶洋洋,百無聊賴地癱坐在椅子上,要么閉目養神,要么兩眼空洞,不知所思,不知所為。而此時的我,則是手捧名著,選了一個最舒服的坐姿,一杯茗茶氤氳左右,暖暖書香蕩漾開來,沁鼻、沁心、沁魂......與偉人對話,與作家深談,上天入地,在歷史長河中肆意徜徉......醉臥在這片溢滿書香的天地間,不論時光流轉,不知今夕何夕......不覺間,飛機便已著陸。 穿行于素有“草原明珠”之稱的海拉爾,讓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一下車,伙伴們就被草原一望無垠的壯闊震撼到了,不約而同地感慨道:好美的草原啊,好撩人的景色啊......接下來便詞窮,僅以尖叫歡呼來表達內心的激動。而常在書海中遨游的我,卻早已在心中勾勒出一幅流連的畫卷:八月的呼倫貝爾,天高云闊水綿長。這里的天,藍得純凈,藍得恬雅,藍得深邃;云兒像是夢的碎片,薄而飄,溫柔卻不失耀眼;草色茵茵如繡,彌望雙眸;流云在藍天地映襯下,與綠毯相印成趣,拉低的地平線讓人感到前所未有過的舒爽......此情此景不禁讓我想起蘇軾的《赤壁賦》,便脫口而出:“羨天地之無窮,慕草原之壯闊!”媽媽微笑地回我一個肯定的眼神。 蒙古人是豪放的,也是熱情的,接了哈達,喝了下馬酒,我們繼續徜徉在這綠色的海洋里。遠遠的,望見山頂丘陵之上,有一用石頭壘起的堆子,呈圓形,高約數丈,頂端插有柳條,形似烽火臺,直入云天,顯得十分神圣。 “哇,好壯觀的石塔啊!”表弟雀躍道。 “那不是塔,那是敖包。”我連忙糾正。 “敖包?什么是敖包?你怎么知道啊?”表弟一臉疑惑地望著我。 “我在《世界百科》這本書上看到的。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載體,在牧民的心目中,它象征神在其位,世襲傳頌。”我解釋道,“人們出門遠行,凡路過敖包,都要下馬參拜,祈禱平安,還要往敖包上添幾塊石頭或幾捧土,以求吉祥......” 湛藍的天際下,柔柔的清風中,盈盈的綠草間,陣陣書香飄散而出,縈繞四周,仿若空靈的梵音,仿若甘甜的美酒,回旋婉轉,醇美靜謐,繾綣于心...... 夕陽西下,草原披上了金色的禮服。悠悠馬頭琴,醉人的牧歌,暮歸的駿馬踩著節拍,與夕陽一同走入那一片金黃的地平線...... “如此美景,怎能辜負?”媽媽說道,“你們各選一首詩來表達此時的佳境,看看誰選得最美最妙。”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早低見牛羊。” 媽媽話音剛落,表弟就迫不及待地喊出來。 “嗯,很不錯。但此刻是黃昏時分,有沒更貼切的詩句呢?”媽媽用眼神鼓勵著我。 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快速地在我腦中飄過,“馬蹄踏得夕陽碎,臥唱敖包待月明。”我興奮地吟誦道。看著媽媽滿意的笑容,我的心比吃了蜜還甜。 “腹有詩書氣自華”,一頁書香使生命不僅僅是一種存在,更是一種思索,一種凝練,一種延續,我在書香之中攫取我想要的一切,感謝它,將知識的雨露撒向我的心田,開闊我的眼界,增長我的見識,陶冶我的情操,讓我癡迷,使我流連,伴我成長。 人生有夢,書香引;書香盈滿,人生路。漫漫人生,愿得書香一路隨。 小編評語:全文可圈可點的佳句不少,給文章增添了文學情趣,特別是那一句“馬蹄踏得夕陽碎,臥唱敖包待月明”,將夕陽下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描述的淋漓盡致。書籍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這樣的絕色、如此的美景,若是沒有這樣華麗的詞句,怎能道出它一分的美。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