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成長記
李牧川實驗小學三年九班
m.bjjht.com 2017-11-10 09:14:34? ?來源:東南網福清頻道 我來說兩句
我有一個書香家庭,書對我們家人來說,就像空氣一樣形影不離。在這書香滿滿的環境下,我也漸漸長成了一個無書不歡的小書迷,人送外號“書蟲”。至于我是怎么變成“書蟲”的?下面且聽我一一道來。 啟蒙期 在我還不到一歲時,媽媽就教我看書,那時,我把書當做玩具,一本本彩繪本都沾滿口水與米糊。 慢慢地我長大了,終于聽懂了《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等故事,那些故事有一種魔力,漸漸地把我迷住了。我天天纏著媽媽講故事,有些故事聽了一遍又一遍。 閱讀期 在我讀幼兒園小班那年,媽媽笑著對我說:“我教你識字吧,以后你就可以自己看書了。”這簡直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從那時起,媽媽每天教我認10個字或10個詞,從不間斷。每天晚上,媽媽抱著我講故事,讀故事,你一句我一句地讀...... 一年之后,我不知不覺地會讀兒童繪本了。兩年之后,我己會囫圇吞棗地看報紙和兒童版《西游記》、《三國演義》。到了一年級的暑假,閱讀已無障礙,我一口氣看了二十幾本沈石溪動物小說,這時,已是如癡如醉。 表達期 到了二年級,媽媽在陳老師的啟發下,為親子閱讀注入了新鮮的元素。每個周末,是我最期待、最美好的親子閱讀時光,因為一出出好戲就這樣精彩上演了。 老師說:“好書不厭百回讀。”媽媽將之前我囫圇吞棗看過的《西游記》、《三國演義》又重新拿出來,我們選取了書中有趣的故事及精彩的段落,按陳老師說的,用演繹的方式來表達。這簡直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家里任何可以用上的道具,經過我們的想象就成了故事中的武器;全家人齊上場,甚至有時一人還得分飾幾角;有時演得起勁,連姐姐的化妝盒也遭了殃——有一回,我表演關羽,為了演出效果,浪費了姐姐一盒的胭脂。即便如此,全家人都沉浸在歡樂中。不知不覺,我對書中的人物品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按照媽媽的話說:“這回算是把書看進去了!” 閱讀像陽光一樣照進了我的生命。我從小在書的搖籃里,在書香的熏陶下長大,慢慢地就長成了"書蟲”。 小編評語:作者構思巧,結構簡潔新穎,善于選點展開,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尋味。語言活潑明快,富有情趣。 故事雖平凡,感情卻真摯、充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