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田鎮積極倡導厚養薄葬 扎實推進移風易俗工作
m.bjjht.com 2017-08-22 18:29:29? ?來源:東南網福清頻道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8月22日福清站記者 王晶 報道 百善孝為先,祭之豐不如養之厚;儉以養德,孝義相傳;重情輕物,厚養薄葬……近年來,福清市龍田鎮不斷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宣傳破除陳規陋習,倡導厚養薄葬,引導群眾養成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扎實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培育社會文明新風尚。 開展“綠色殯葬” 黨員干部帶頭先行 龍田鎮地處龍高半島中部,經濟發展迅速,百姓生活較為富裕,但存在嚴重攀比現象,尤其是喪事大操大辦,不僅浪費大量財物,也對文明鄉風造成嚴重影響,同時也給一部分群眾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有人因大操大辦背上債務。 針對這種現象,龍田鎮積極開展“綠色殯葬”,通過簽訂儉辦喪事責任狀、發放“文明殯葬倡議書”等方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模范帶頭做喪事簡辦的踐行者,并對身邊的親屬、朋友進行教育引導,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 龍田鎮前坑村村支書余芳就是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平日里,她一方面做好宣傳工作,通過村里制定的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厚養薄葬等觀念,另一方面組織黨員干部幫助村民一起操辦紅白喜事,引導村民轉變思想。經過村兩委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前坑村與以往大有不同,村民去世后骨灰存放在骨灰堂,不占用山地,悼念活動一切從簡,送葬只發一朵鮮花、佩戴一條黑絲帶。 “喪事簡辦并不是不孝、丟臉的事情,相反這是響應政府號召,破除殯葬陋習的一種體現。”龍田鎮一名村干部表示。 倡導喪事簡辦 取得群眾理解支持 隨著移風易俗工作的深入推進,群眾也逐漸開始理解并支持。 “喪事簡辦,不僅可以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還能剎住社會上厚葬炫富、相互攀比的不良風氣,對自己、對社會都是有益的。”龍田鎮二村村民張端灼老人今年76歲,對于自己的身后事,他早早地就交代家里人,以后一定要按照村里的規定,從簡辦理。 “從2012年開始,我們就聯合鎮里的幾個村一起向村民發出倡議,簡辦喪事、勤儉節約,漸漸地村民開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現已蔚然成風。”二村村書記張敦建告訴記者,該村每月10號村兩委和老人會都會組織村民召開講座,其中移風易俗和“綠色殯葬”是講座的重要內容之一。 龍田鎮在各村推進“綠色殯葬”過程中首先突出 “簡”。對祭奠活動、出殯隊伍規模等進行規范,明確具體要求,實施“六不準”,即不準放鞭炮;不準使用任何車輛(不包括哀樂車在內);不準使用毛巾;不準收受個人送的花圈、花球、花籃;不準樂隊超過3隊;不準抬杠棺柩出殯、散發冥紙。做到“三個不”,即不擾民、不阻礙交通、不破壞環境衛生,實現節儉、環保、文明。 同時,為進一步深化移風易俗工作,近期龍田鎮還向全鎮群眾發出《移風易俗樹新風,崇德向善傳福澤》倡議書,倡導婚事新辦、喜事簡辦、厚養薄葬、修身養德、勤儉節約等。 建立運作新模式 弘揚文明樹新風 龍田鎮始終把移風易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采取“先易后難,分步推行”的辦法,建立運作新模式,選好、選準典型對象,發揮示范作用,推動活動深入開展,并把堵與疏有機結合起來,大力倡導移風易俗,努力建設新型生態文明鄉鎮。 據了解,自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以來,龍田鎮共推行喪事簡辦300余例,節約資金達上千萬元。樹下村投資55萬元建設“生命公園”,占地1.3畝,可容納320穴。 此外,龍田鎮還大力發展群眾性文化體育事業,修建公園、文化長廊、文化活動中心等,廣泛開展生態文明村鎮建設,評選十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家庭等,并支持成立村廣場舞、愛心聯合會、婦女之家、愛心媽媽幫幫團等隊伍,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同時,還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抓手,以村容村貌整治為切入點,在全鎮營造除陋習、樹新風的良好氛圍,在一定程度上也抑止了封建迷信、黃賭毒等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對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7-08-09 ]福清市政協委員開展視察移風易俗工作
- [ 2017-08-04 ]福清市玉屏街道發移風易俗倡議書 弘揚新風正氣
- [ 2017-07-28 ]福清首個家風民風教育基地開館 旨在宣傳移風易俗
- [ 2017-08-22 ]福清市人大代表認真視察移風易俗工作
- [ 2017-08-21 ]福清市人大代表視察移風易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