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如瓷 富有彈性的魚丸是如何做出來的
m.bjjht.com 2015-11-26 10:33:40? ?來源:東南網福清頻道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11月26日福清站訊(本網記者 林秋明/文 楊為立/圖)魚丸也叫“水丸”,是福清傳統小吃之一。它和光餅、蠣餅、芋粿合稱福清四大小吃。魚丸味道鮮美,多吃不膩。在福清,有“沒有魚丸不成席”之說。海外回鄉探親的華僑一踏上故土,都以品嘗魚丸為快事。 魚丸多以鮮黃魚、馬鮫魚、鰻魚、小參鯊為主料。剁碎魚肉,加適量姜汁、食鹽、味精,搗成魚泥,調進番薯粉,攪勻后擠成小圓球,入沸湯煮熟即可。魚丸顏色如瓷,富有彈性,脆而不粘,為宴席常見菜品。在福清,有“沒有魚丸不成席”之說。海外回鄉探親的華僑一踏上故土,都以品嘗魚丸為快事。 相傳,魚丸最早出現于秦代的江浙一帶。秦始皇云游江南到了湖州,喜愛“魚米之鄉”的鮮魚,但嫌魚刺多,吃起來不便,于是下旨要求隨行廚子送上的魚必須將刺剔凈,否則斬首。廚子前思后想不得要領,氣急之下,掄起刀背猛砸砧板上的鮮魚,沒想到歪打正著,魚肉與魚骨竟截然離析。得來全不費功夫。這種剔骨法讓廚子驚喜不已。他靈機一動,索性將魚肉剁成泥,然后包上鮮豬肉餡,捏成一粒粒丸子,煮湯送上。這種吃法,深得秦始皇歡心,從此魚丸便在南方流傳開來。還有一種說法是:一商人搭船外出經商,因遇臺風船只觸礁,船上的人天天以魚當飯。商人吃膩了,聞腥必嘔。船家見此,就將僅有的一些番薯粉拌入切成長條的魚肉入鍋煮著吃,魚比先前好吃多了,但商人仍難下咽。船家便將魚剔去骨頭,剁成爛糜,調入番薯粉,攪勻后入鍋汆熟,味道果然鮮美,入口滑爽,別具風味。從此,魚丸流傳了下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2015-11-26 ]福清自貿區政策解讀(之五)
- [ 2015-11-26 ]福清東關寨:大山深處的“明珠”
- [ 2015-11-26 ]福清攝影愛好者赴惠安崇武古城開展采風活動
- [ 2015-11-26 ]福清2個農產品獲第13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產品金獎
- [ 2015-11-26 ]福清江陰港區年整車進出口量首次突破萬輛大關
- [ 2015-11-26 ]允許生“二孩” 心中仍糾結
- [ 2015-11-26 ]福清陽下街道拆除面積320㎡違章建筑
相關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