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紅包,塊兒八毛,引得無數土豪競折腰。”羊年春節,一波波互聯網紅包來襲,從“小眾試水”到“全民狂歡”,電子紅包成為今年春節的熱門話題。市民們對手機上“搶紅包”這個新年俗褒貶不一,有的市民認為“塞進幾角幾元,為過年增添了不少趣味”,但也有人認為“小輩們光顧著低頭搶紅包,忽略了面對面的交流。”
熬夜搶紅包 按到手發酸
除夕晚上,剛剛從澳洲回來的韓四春發現,他的微信“朋友圈”被索要紅包的圖“刷屏”了--不少朋友在手機里發帖子說“今晚能用紅包解決的,咱們盡量不要用言語表達”.有的人甚至說得更幽默更直白,如“今晚請用它(紅包)來羞辱我!答應我,好嗎?”等等。韓四春這才知道,原來今年春節網上流行電子紅包。
“一共收到180個紅包、金額136.09元,我發出423個紅包、總金額203.47元。入不敷出,好玩就好。”昨天,“80后”的薛娟在微信朋友圈公布這幾天她搶紅包的“戰績”.她說,網上搶紅包本來就不在乎能拿多少錢,關鍵是圖個開心和熱鬧。
2月22日晚上,家住江鏡鎮的何雪琴一邊用電腦看電影,一邊刷微信與朋友閑聊。“下午,我同學在朋友圈里說了,初五迎財神,要給我們發個大紅包,我正等著搶呢,不能錯過。”
正月初五零點整,何雪琴立即點開初中班級的微信群,手疾眼快點中了一個紅包。“中了16元,太好了,這是我今年拿到的最大的一個紅包,總算沒白等。”何雪琴說,從羊年春節的前一星期開始,她就積極搶紅包,幾天下來,共搶到了389個紅包,也摸出了一點搶紅包的門道。
“單位群里的紅包數額會比較大,人數多的朋友群,紅包數量也多,紅包接龍玩的是心跳。可以取消屏保,延長待機時間,所有紅包都得盯著,不能漏。”何雪琴笑著說,最近身邊好多人都中了搶紅包的“毒”,不少人每天熬夜,拿手機低頭狂按,有的人甚至通過電視機頂盒,把微信界面導入電視屏幕,放在客廳不停摁鼠標。
“搶紅包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專利,我女兒也教過我怎么發紅包。”51歲的江阿姨說,除夕夜,她收到許多同事和老同學發來的紅包祝福,她在女兒的指導下學會了搶紅包和發紅包。“我也不能只搶不發,拿一點小錢,給大家發發,送點福氣。”
低頭看手機 好菜無人嘗
搶紅包雖然讓“朋友圈”關系更加親密,但不少市民也感慨,“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坐在你對面,你卻在搶紅包。”他們認為,搶紅包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面對面”交流。
“我發現,今年的同學會出現了一個特殊現象,一桌13個人全部都低頭在搶紅包和發紅包。因為大家都是熟人,吃飯時就專門建了一個微信群,發來搶去,我最多的一次搶了200多元。”市民劉文霞說,雖然搶紅包挺有趣,但同學們五年聚會一次,難得相見,本來想聊聊天,看看大家有哪些變化,結果每個人都低著頭看手機,讓聚會的意義發生了變化。
長輩們辛苦張羅了一桌好菜,盼著全家人邊吃邊聊增進感情,但小輩們不買賬,只顧著低頭搶紅包,忽略了親情互動。“搶紅包只是游戲,起碼在團聚時,應該放下手機,陪親人說說話。”市民林阿姨認為,一家團聚過年,親情互動是主要的,不能主次不分。
“整個春節,手機一直在響,正常的生活都被紅包‘綁架’了。”市民陳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吐槽說,今年春節,他都沒好好吃年夜飯、春晚也沒看,一直握著手機,生怕一個走神“錯過了幾個億”。
“其實電子紅包只是一個商業活動,也搶不了多少錢,靜下來想想,很沒必要。”陳先生說,電子紅包的流行,幕后主導者是送紅包的企業,他們通過送紅包,吸引培養了一批消費者,使他們養成移動支付習慣。
紅包漫天“飛”,近期,有不少媒體報道電子紅包騙局一事。市民何斌光認為,看到這類消息,他總覺得擔心,畢竟電子紅包的收與取,往往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應用軟件相關聯,直接影響到銀行賬戶安全。
新年俗承載舊年味
盡管市民對電子紅包的出現褒貶不一,但無法否認,電子紅包走紅了。據騰訊公司、阿里巴巴公司統計,今年除夕當天,微信紅包的收發總量達10.1億次,是去年除夕的200倍;QQ紅包收發總量6.37億個,搶紅包人數為1.54億。而“支付寶”紅包的收發總量達到2.4億個,總金額達40億元。
“我每天都會登陸QQ、微信,收發電子紅包操作簡單,只要點擊就能完成全部過程。”市民小林說,紅包一出,馬上就能點燃大家的興致,平時在群里潛水的人也會被‘炸’出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平時幾乎沒動靜的微信群,氣氛逐漸好轉,大家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我能拿紅包的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搶個紅包,就像回到小時候。”薛娟說,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有幾角錢掉在地上,她有時都懶得去撿,但參與搶紅包活動以來,她搶到0.01元的紅包,卻不覺得失望。她認為,搶紅包的過程很開心,她重在享受過程。
“紅包錢年年漲,現在過年給孩子發的紅包,幾乎都得100元以上,而電子紅包可以是幾元幾角,大家只是送個祝福、圖個吉利,不會攀比,禮輕情意重,這是回歸過年的本質。”薛娟說,傳統的春節一直承載著親情與友情,承載著人們對來年生活的憧憬。以前,在春節時,是長輩們送祝福、送紅包給晚輩。今年春節,騰訊公司的微信紅包、阿里巴巴公司的支付寶紅包,新浪網的微博紅包等各類電子紅包橫空出世,為傳統年俗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網絡發達的今天,過春節的方式雖然有所變化,但“年味”沒有改變,電子紅包只是將線下的歡樂擴展到更廣闊的虛擬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