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鎮芝山村名的由來 你們知道嗎
m.bjjht.com 2015-01-26 15:01:55?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江陰鎮有一個村莊叫芝山村,又叫金芝村,因生長靈芝而得名。芝山村的由來,與福清籍歷史名人——閩王王審知朝中宰相翁承贊的曾孫翁仲潛及其妻子李素娥有關。翁仲潛,字仁顯,號震廷。從小勤奮好學,20歲即登科弟。宋淳化三年(992年)領鄉貢,連賜及第,授太子正字。其為官頗有政聲。翁仲潛的妻子李素娥,是閩王王審知朝中另一名宰相李維倫的女兒。 翁仲潛與李素娥舉案齊眉,感情篤深。宋景德元年(1004年),翁仲潛因忙于政事,積勞成疾。病危之際,翁仲潛說:“你年輕貌美,有孕在身,在我死后,不要守節,一定要另嫁他人。”李素娥淚如雨下,說:“我生為翁家人,死為翁家鬼。”話音剛落,她就操起一把菜刀砍斷一節手指以示貞潔。翁仲潛去世時28歲,李素娥僅22歲。李素娥將斷指放入丈夫棺中,并將自己的畫像掛在丈夫墓前,一掛就是3年。她還住在自己搭建的草棚里為丈夫守墓。 上述事跡,清乾隆版《福清縣志》載曰:“李素娥,江陰里翁仲潛妻。潛病篤,訣李云:‘汝茂年,為吾誤,雖有遺腹,無可恃,可善事后人。’李引刀斷其指,曰:‘烈女不更二夫,妾斷此指,以白其心。’仲潛沒,遂以指投棺中,曰:‘使良人地下無惑也。’后生男,以眉目肖潛,故名如椿。有旌表坊在本里,址猶存。”清乾隆《福州府志》載曰:“李素娥,翁仲潛妻。仲潛病篤,與李訣。李引刀斷指以誓。既而,以指投棺中。遺腹生男,撫教成立,詔旌之。” 李素娥生下的一個男孩,因相貌酷似翁仲潛,取名翁如椿。他苦讀成才,后被朝廷授予朝奉郎,以明經為建州教諭。李素娥思念亡夫,終日以淚洗面,每天將洗臉水倒在丈夫的墓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翁仲潛的墓邊長出一株碩大無比的靈芝。李素娥十分驚奇。是年,宋真宗的母親患有頭疾,疼痛難忍,吃遍百草都未能見效。一天晚上,宋真宗夢見一位鶴發童顏的道士對他說:“想治愈太后的頑疾,只能派人到福建福州府福清縣江陰里銀坑村尋找一株靈芝。”說罷,道士不見蹤影。 宋真宗皇帝喜出望外,立即差人趕往銀坑村尋找靈芝,果然在翁仲潛的墓邊看到這株靈芝。來者說:“皇太后身體有恙,需要這株靈芝,你開個價吧!”“這株靈芝可是丈夫的化身啊。”李素娥心想。她雖然一萬分舍不得,但聽說是為了救皇太后,就說:“既然這樣,拿去便是。”皇太后服用靈芝湯后,果然在半個月康復了。宋真宗為了報答李素娥,欲對李素娥母子加以封賞。但李素娥不愛榮華、不慕富貴,婉言謝絕了。 翁如椿在李素娥精心撫育下,長大成人。翁如椿“醇謹佩服母訓”,講孝道,施仁愛,深受好評。母子倆的事跡在江陰里家喻戶曉,傳為美談。后來,銀坑村翁氏族人陸續遷到江陰里各處定居,形成了翁姓18個村落,俗稱“江陰十八翁”.李素娥就是芝山村的開村祖媽。 1276年,南宋景炎帝趙昰在福州即位。福清知縣將李素娥的事跡上報朝廷。景炎帝深受感動,賜李素娥為“孝義貞節佳德夫人”,并把當地地名改為“芝山”.清雍正元年(1723年),金芝村民重鐫石碑并立于金芝宗祠。該石碑至今尚存,對研究翁承贊及其后裔的事跡,以及當地的風土人情具有很高文物價值。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5-01-26 ]神奇!新職業人心理咨詢師的工作奇跡
- [ 2015-01-26 ]石竹書畫院組織福清部分書法家義務寫春聯
- [ 2015-01-26 ]福清2015年"行動計劃"項目初定 總投約3068億
- [ 2015-01-25 ]福清一山頭突發大火 近500人聯手控制火勢
- [ 2015-01-24 ]搶蓋違建出售牟利 福清一男子多次向鎮長行賄
- [ 2015-01-23 ]愛心催開無聲的花朵 特殊教師黃瑞英的諾言
- [ 2015-01-23 ]福清現騙搶新手段 先“栽贓”再搶錢
- [ 2015-01-23 ]驚呆了 福清一女子拉著200公斤硬幣購車
- [ 2015-01-23 ]福清海口村邀請社會各界"監督"村民住宅小區建設
- [ 2015-01-23 ]廖進益先生向市慈善總會捐贈價值20多萬冬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