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刷新...
福清新聞網12月20日訊 12月18日,隨著滿載著584噸北太平洋自捕魚的“福遠漁8646”輪靠泊福州港松下港區元洪碼頭,我國在北太平洋公海的捕魚船進入集中返港季。
據了解,從元洪碼頭上岸的遠洋漁獲主要來自于北太平洋和印度洋,“福遠漁8646”輪是2024年度首次靠泊元洪碼頭的北太平洋自捕漁船。預計12月份將有6艘漁船返回元洪碼頭卸貨,總貨量約3600噸,貨值1800萬元。北太平洋遠洋捕撈公海作業時間在每年的4月至12月。大量漁獲須及時上岸入庫,對口岸的通關時效提出了更高的訴求。
“口岸單位及時回應我們的訴求,提前宣講政策,指導我們做好各項申報準備工作,靠泊后加班加點開展登臨檢疫和抽樣查驗等作業,讓漁獲可以快速卸貨通關。”“福遠漁8646”輪船長說。
為保障遠洋漁船密集返港通關工作,全力確保中印尼“兩國雙園”企業遠洋漁船快速通關。海關、邊檢等口岸聯檢單位通力配合,助力遠洋漁業“海上糧倉”產業發展。榕城海關主動對接企業、碼頭,認真梳理漁船靠泊檢疫、船員下船監管、漁獲通關申報和進口查驗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及時制定精準有效的服務舉措。福清邊檢站開通“遠洋漁船優檢通道”和“船員換班綠色通道”,“一站式”辦理手續,最大限度壓縮遠洋漁船手續辦理和通關時間,保障船舶快速通關“零延時”,在港作業“零等待”。
針對該批次漁船艘次多、通關時效要求高等特點,榕城海關駐福清辦事處提前部署靠港船舶的登臨檢疫工作,明確船員、貨物等風險隱患排查要點,做到“人等船”“零等待”。此外,發揮“關企聯絡員”機制作用,指導企業采用“提前申報、貨到驗放”等便捷通關模式,實現船舶檢疫和貨物查驗無縫銜接,驗放“零延時”,為漁獲保鮮保質縮短時間,為企業拓寬業務范圍、擴大產能提供有力保障。
據悉,遠洋漁獲上岸碼頭項目是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的重要交通運輸保障和產業基礎配套,自2021年11月上岸通航以來,遠洋漁獲上岸量逐年上升。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7艘漁船返回元洪碼頭卸貨,總貨量突破10000噸。當前,福州港松下港區元洪作業區1號、2號泊位正抓緊建設,預計2025年7月竣工。屆時將大大提升元洪作業區的開放能級,更好滿足中印尼“兩國雙園”產業發展需求,為中印尼“兩國雙園”和福州新區元洪功能區再添發展新引擎。
上拉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