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交通局數字科技助力交通運輸智慧執法
2024-09-24 16:36:10? ?來源:福清市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鄭夢婷 我來說兩句 |
近年來,福清市交通局以數字科技為引擎,全面賦能交通智慧執法,構建起高效、精準、智能的交通管理體系。通過建設道路運輸車輛智能視頻監控監測平臺、農村公路智慧養護管理平臺,以及科技治超等一系列創新舉措,逐步實現交通執法的智能化升級,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環境。 2023年,福清市交通局建設了福清市道路運輸車輛智能視頻監控監測平臺,該平臺采用先進的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全市道路運輸車輛實施全方位、全天候的監測監管。平臺通過接入車輛主動安全智能監控設備數據,對駕駛員的駕駛行為、車輛運行狀態進行實時分析,一旦發現超速行駛、軌跡異常、設備遮擋、接打手機等不安全行為,將立即觸發報警并通知相關企業整改,真正實現車輛移動全程管控的目標。 同年12月,福清市交通局自主創新,出臺了福清市道路運輸車輛監測監管平臺管理與考核實施辦法,聚焦全市道路運輸車輛的安全監管問題,通過對主動安全智能監控設備數據、設備報警,以及后臺服務響應、企業檔案等指標建立考核標準,每月對各車企進行評分,到季度末時進行評分考核,實施安全信用等級的分級評定,將車企劃分ABCD四個等級,并向社會公布,為企業和物流企業之間的雙向選擇提供參考依據,形成良性循環。 “這一創新的管理方式實現了道路運輸車輛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閉環監管鏈條,為有效防范化解道路交通運輸安全風險打下了良好基礎。”福清市交通局副局長劉學捷說。 此外,針對超限超載這一交通頑疾,福清市交通局依托科技力量,實施了科技治超策略。通過建設非現場執法系統、安裝稱重設備、運用視頻監控等手段,實現對貨運車輛的全天候、無死角監管。一旦車輛超限超載,系統將自動抓拍取證,并通知車主和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據福清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鏡洋治超站站長林民偉介紹,福清市在科技治超項目投入建設資金1500余萬元,分別在鏡洋、新厝、三山、濱海大通道建設6個點位,基本上形成了對莆田、長樂、閩侯、永泰等進出福清轄區的車輛,進行不停車檢測稱重的全程監管。 科技治超,不僅提高了執法效率,還減少了人為干預和爭議,有效遏制了超限超載現象的發生。同時,福清市還加強了對貨運源頭企業的監管力度,督促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從源頭上防范超限超載行為的發生。接下來,福清市交通局將持續鞏固、擴大科技治超成果,精準打擊惡意逃避檢測行為,加強與公安交警部門開展路域聯合整治行動,共同維護良好的貨物運輸市場秩序,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出行時生命財產安全。 智慧執法平臺不斷完善的同時,福清市交通局還建設了農村公路智慧養護管理平臺,該平臺通過整合人力和科技力量,利用無人機、輕量化設備等技術力量,對農村公路進行定期巡查和病害檢測。無人機可以高空俯瞰,快速識別路面裂縫、坑槽等病害,具有靈活性強、視野開闊等優勢,能夠輕松跨越高陡邊坡、臨水臨崖等復雜地形和障礙物,對道路進行全面、快速巡查。而輕量化設備則便于攜帶和操作,搭載在農村公交上,就能深入現場,進行精細化測量和評估。 通過數據分析,平臺能夠精準定位養護需求,制訂科學合理的養護計劃,并實時監控養護進度和質量。這一創新模式不僅提高了養護效率,還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成本,為農村公路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此基礎上,福清市交通局將繼續加大科技賦能力度,大力實施農村公路地質災害監測,在易發生高邊坡塌方、路橋面漫水等隱患點安裝先進監控設施,實時監測,及時應對突發情況,確保公路安全暢通;大力應用新型工藝、新型設備、新型材料,快速簡便進行路面病害修補,提升農村公路養護質量和效率,為鄉村振興和群眾出行提供便捷的服務;大力推進交通運輸智慧執法,采用線上執法取證+線下精準處置的方式,對違規營運、非法營運、超限貨車進行精準查處,進一步提升執法效能,維護交通運輸良好秩序。 “福清將以現有的智慧交通管理平臺應用為契機,加快推動更加完善的智能化養護、智能化監管、智慧化執法機制,助推智慧交通建設發展,實現福清市交通運輸領域設施數字化、養護智慧化、管理現代化、運行安全化、執法高效化。”福清市交通局局長林忠說。 |
相關閱讀:
- [02-15] 春運至今 福清各客運站累計運客85萬人次
- [01-16] 市民反映公交車次少 福清公交公司回復
- [01-02] 濱海大通道福清段 又一標段順利交工驗收
- [11-27] 福清市交通局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活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