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小蜂房”共筑“大蜂巢” 福清宏僑社區探索“無疫社區”創建新模式
2022-11-23 16:35:38?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黃盛青 我來說兩句 |
創建無疫社區 提升治理效能 福清宏僑社區黨員志愿者在卡口服務。(宏路街道供圖) 經驗探索:福清市宏路街道宏僑社區黨總支充分發揮“主心骨”作用,以“黨建三駕車,蜂巢微治理”特色黨建引領社區防疫工作。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方力量“擰成一股繩”,“物業+社區+居民”開啟蜂巢網格管理模式,聯動多方力量,推動“無疫社區”創建工作出特色、出實效。 在“無疫社區”創建中,如何把各方力量團結起來,提升防疫質效,在宏僑社區華潤中央公園核酸采樣點走走,就能看出一些門道—— 早上7點半,社區和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入場,清掃衛生、檢查防疫設施;居民志愿者穿上紅馬甲、手握擴音器,準備維持秩序。“作為一個常態化核酸采樣點,每天采樣時長6小時,采樣量在2000多人次,全靠十幾名社區干部、物業工作人員和居民維持,沒出現過志愿者斷檔的情況。”宏路街道副主任劉昕旻說。 在宏僑社區,居委會、小區物業公司、樓棟黨小組是基層治理的“三駕馬車”,在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下,以“大網格治理、小單元管理、精細化服務”為思路,在筑優單個小區這個“小蜂房”質量的基礎上,凝聚社區這個“大蜂巢”內的抗疫力量。 做好“小蜂房”摸底排查——“一名黨員一幢樓”“一個支部一樓宇”,宏僑社區把防疫范圍細化到最小單元,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人頭熟,提升防疫舉措的精細化、精準化水平。 確保“大蜂巢”守望相助——宏僑社區以人性化、便利化為原則,創建微信群,按區域管理,協調各方力量及時解決群眾在疫情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本輪疫情發生后,退役軍人張春福就地轉崗,立即向社區黨組織靠攏,承擔起卡口“值大夜”的任務;退休教師吳忠平主動報名參與采樣、流調等工作,常常一忙一整天……黨員們說:“身為黨員,聽從社區統一調度,帶頭亮身份、作表率,是責任所在。” 宏僑社區共有4883戶居民,轄區40余名黨員陸續向社區報到,積極加入志愿服務隊。結合“萬名干部下基層”行動,宏僑社區讓黨員、退役軍人、退休干部亮身份、當先鋒,帶頭做好宣傳動員,積極投身卡口值守、核酸采樣、服務群眾、“掃樓清戶”、街面巡查、流調溯源等工作。 “只要刷個臉,業主信息便一目了然,進出卡口省時省力。”本輪防疫工作讓宏僑社區居民印象深刻的還有“速度快”。宏僑社區第一時間號召有關物業企業利用小區智慧系統,對小區出入信息進行更新核驗,確保“應錄盡錄”,啟動人臉識別、車輛識別功能。 智慧系統還可靈活設置物業、社區、快遞等人員通行權限,有效溯源。針對臨時外來人員,嚴格落實掃碼測溫政策,號召小區業主人人爭當監督員,做到應急響應快、組織部署快,盡可能將各類風險擋在門外。 黨建引領“智慧防疫”,為宏僑社區串聯起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的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體系。下一步,宏僑社區將繼續動員全轄區力量參與“無疫社區”創建,營造“健康社區、無疫社區、人人參與、從我做起”的濃厚氛圍,筑牢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
相關閱讀:
- [09-02] 宏路街道宏僑社區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 [08-12] 宏僑社區組織巡護隊開展防溺水宣傳活動
- [11-09] 福清市僑聯慰問防疫一線人員
- [11-11] 福清市宏路街道宏僑社區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網”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