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成功培育“鹿角靈芝”
2022-07-25 15:08:27?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清新聞網7月25日訊(記者 陳思佳)最近,有一個“寶貝”首次在福清培育成功,引發廣泛關注。它形似鹿角,表面呈紅褐色,富有光澤,在生長過程中不分化菌蓋、不彈射孢子,有效活性成分比普通朵狀靈芝更高……它就是用菌草技術培育而成的“鹿角靈芝”。 7月20日,福建省農學會組織有關專家對“菌草栽培鹿角靈芝”項目進行現場驗收。該項目是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福清佳家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簽訂的合作項目,雙方決定在東張鎮應用菌草技術發展菌草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當天的驗收現場,工作人員掀起塑料薄膜,只見一株株嬌嫩的“鹿角”整齊劃一地出現在大家眼前,它們株株挺拔,宛如一片“珊瑚海”,引得在場人員嘖嘖稱奇。據介紹,這批“菌草栽培鹿角靈芝”是從今年1月23日開始分批接種,3月29日起分批下田出芝,子實體經過3個多月的生長,鹿角靈芝首次在福清培育成功。采摘后的鹿角靈芝經過曬干、切片可加工成袋泡茶或者經過提取加工成靈芝精粉,是優質保健品。 據了解,20世紀80年代,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林占熺發明了菌草技術,“以草代木”生產食藥用菌,解決了菌業生產中林木資源被大量消耗的“菌林矛盾”。林占熺這個名字大家或許不太熟悉,但在去年熱播的對口扶貧題材電視劇《山海情》中,角色凌一農就是以林占熺為原型創作的,劇中感人的故事讓許多觀眾為凌一農流下了動情的眼淚。 近年來,經過不斷創新和拓展,林占熺發明的菌草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水土保持、生態修復、飼料生產、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領域,他也因此被譽為“菌草之父”。以菌草為培養基可替代木材培養香菇、蘑菇、木耳、靈芝、平菇、猴頭菇等50余種食藥用菌,且栽培后的廢料(菌糟)還能加工成有機肥或動物飼料。 菌草技術在我國不斷發展并走向世界,目前已在106個國家和地區應用推廣。2021年9月,由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和福建省政府聯合舉辦的“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論壇”在北京舉行。會議充分肯定了菌草技術是“以草代木”發展起來的中國特有技術,實現了光、熱、水三大農業資源綜合高效利用,植物、動物、菌物三物循環生產,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效益結合,有利于生態、糧食、能源安全,并提出了“讓菌草成為更多發展中國家民眾的‘幸福草’‘致富草’”的愿景。 福清佳家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琦表示,菌草栽培鹿角靈芝周期短、產量高、質量好,而且栽培原材料均來自嶺下村周邊漫山遍野的五節芒、芒萁,菌草技術激活了這些野草的能量,成為了食藥用菌生產的優質原料,做到了“變廢為寶,點草成金”。 經過現場驗收,專家組藥用菌專家林樹錢研究員對此次培育成果十分認可:“本次菌草栽培鹿角靈芝在福清的栽培是一個成功范例,公司的管理非常規范,取得的效果也非常好。” “我們必須走符合中國實際的道路,堅持用‘以草代木’的方式栽培食藥用菌,從實踐結果來看,這樣的路越走越寬闊,越走效果越好?!绷终紵缯f,他十分期待菌草技術能在服務福清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更積極作用。 |
相關閱讀:
- [07-25] 全力開創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全市鄉村振興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
- [07-12] 福建福清:加強閩臺農業合作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 [06-23] 省農科院農業生態所來融調研肉牛產業發展
- [05-26] 三華農業打造藝術稻田 寄托對祖國的美好祝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