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紅色文化 點燃創業激情 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服務中心以“黨建+”為引領,打造“四個陣地”
2022-01-20 15:20:37?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不忘來路,初心如炬,黨史如燈,照亮前路。步入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猶如穿梭于時空隧道?!翱h委成立舊址紀念館”“地方革命史陳列館”“黨建引領展示館”“紅色生活館”……翻開歷史的篇章,紅色精神在這里傳承。 “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作為福清紅色政權的孕育地,見證了福清發展和黨組織不斷壯大的歷程。經修繕后,于去年6月重新對外開放,我們以‘黨建+’為引領,抓實抓牢黨建工作,多形式融入教育、文化和旅游等特色,創新打造‘四個陣地’,即黨建成果展示陣地、黨史學習教育陣地、紅色文化傳播陣地和黨性鍛煉實踐陣地?!敝泄哺G蹇h委成立舊址服務中心主任俞海虹說。 黨建+旅游 打造黨建成果展示陣地 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原名福清市漈頭革命歷史紀念館,位于陽下街道漈頭村,總占地面積約19畝,建筑面積1090平方米,由縣委成立舊址紀念館、地方革命史陳列館、黨建引領展示館、紅色生活館等4座場館組成。在內部展陳上,以歷史軌跡分為“勤樸剛毅、星火傳承、紅領聚力、拼搏爭先、高質超越”5個主題,展示了從福清地方組織萌芽到新時代福清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港灣城市的壯麗篇章,是福清黨建成果的重要展示陣地。 村民陳秉忠是展館的義務推廣員,平日沒事就會到這里逛逛,遇到參觀的游客,還會熱心地幫忙講解?!拔以瓉碇恢牢覀兇宓年惐沂?,沒想到還有這么多革命志士?!毖哉勯g,陳秉忠對自己的家鄉充滿自豪。 為點燃黨史學習教育“紅色引擎”,盤活紅色旅游資源,2021年,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修繕提升項目被列為福清市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投入3000多萬元進行修繕提升,力圖在保留舊址風貌的基礎上,充分挖掘附近古民居的商業價值,進一步美化革命舊址周邊環境,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結合起來,豐富旅游載體,集聚人氣,打造網紅旅游打卡點,實現革命傳統教育與文化旅游產業同步發展。據統計,自2021年6月重新開放以來,服務中心迎來了一撥又一撥參觀學習人潮,共接待游客430多批、9300多人次,大力推動了福清紅色文化傳播。 黨建+教育 打造黨史學習教育陣地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日前,多支充滿激情的合唱隊伍齊聚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紅色旋律在紅色廣場上空久久回蕩。 作為福清主要的黨史學習教育陣地,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學黨史、過黨日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窗口和平臺,展館通過開展情景式、體驗式、沉浸式現場教學,讓大家在感悟紅色精神、接受紅色洗禮中,點燃奮勇拼搏的強大激情,匯聚干事創業的磅礴力量。 為了讓黨史學習教育變得“有滋有味”,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服務中心還打造了一支綜合能力強、能講紅色故事的講解員隊伍,并對講解員的能力素質、禮儀規范等進行系統培訓。 黨建+活動 打造紅色文化傳播陣地 在紅色生活館講臺上,整齊擺放著一排帶有歷史印記的望遠鏡、電話等老物件,福清縣委原書記俞洪慶的兒子俞兆本同志,以父親的故事為藍本,用這些自帶的老物件,為孩子們講述父輩老紅軍與舊社會抗爭,積極投身革命,努力建立新社會的紅色故事。 在福清縣委成立舊址紀念館里,“中國好人”林仕忠、倪姜黨員夫婦,講述著他們的抗疫故事,深深感染了現場每一個人,讓全體人員感受到革命信仰的偉大。 作為紅色文化傳播陣地,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服務中心大力開展紅色文化惠民活動。截至目前,已開展以“發揮模范引領作用,弘揚志愿服務新風”為主題的福清市道德模范、身邊好人訪談宣講系列活動,每月13日定期開講的《道德講堂》等文化活動,受益無數人,助推黨建工作走深走實。 黨建+課堂 打造黨性鍛煉實踐陣地 在福清縣委成立舊址紀念館里,講解員楊玉正為一批學生講解福清紅色歷史。據悉,自去年12月初以來,福州市華幟技工學校安排學生分批來這里學習,追尋紅軍足跡,感受紅軍生活,活動包括到陳炳奎烈士陵園獻花、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參觀中共福清縣委成立舊址、親手做一頓“紅軍餐”等。 “我們通過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模式,打造第二課堂,為各學校、各級黨組織提供一站式服務,提升廣大黨員、群眾、學生的紅色教育體驗。”楊玉說,今后該館將以紅色旅游為支撐,增加沉浸式項目,豐富體驗感內容,更好地打造黨性鍛煉實踐陣地。 |
相關閱讀:
- [01-18] 支部帶領 黨員帶頭 鄉賢帶動 三山鎮魏莊村實施黨建引領,村容村貌大變樣
- [01-17] 65個社區書記集中“充電” 福清市委組織部舉辦黨建引領精品示范社區建設專題培訓班
- [01-13] 城關小學創新黨建品牌 推行“三創六帶” 打造特色名校
- [01-12] 新厝鎮江兜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景美可賞人宜居 鄉風可詠農民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