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文學的融合發展與海外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福清舉行
2021-12-21 18:03:29? ?來源:東南網福清頻道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福清12月21日訊 近日,由福建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福建技術師范學院主辦的福建省社會科學界2021年學術年會分論壇——“閩臺文學的融合發展與海外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以線上線下形式在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福清市隆重開幕。 本次大會由福建省臺灣香港澳門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福建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福建技術師范學院文化傳媒和法律學院承辦,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黃檗文化研究中心、政法輿情治理研究中心協辦。福建技術師范學院黨政辦主任何坤基,福建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會部副主任劉興宏,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監事長楊際嵐,福建省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會長袁勇麟,福建技術師范學院文化傳媒和法律學院黨委書記郭永云、院長陳致烽、副院長謝西嬌和溫志拔,各地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作家等出席了本次大會。 開幕式上,何坤基代表福建技術師范學院校長廖深基致歡迎辭。他指出,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造性地提出的新戰略、新思路。閩臺兩地一衣帶水、唇齒相依,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在兩岸融合發展的進程中,閩臺兩地的經濟文化融合發展應擔當排頭兵的重任,完成“十四五”規劃中深化閩臺各領域融合的戰略任務。源遠流長的閩臺文學是交流融合的先行者,改革開放以來,福建因其地緣優勢,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尤其是臺灣文學研究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涌現了一大批優秀學者。福建技術師范學院是福建唯一定位培養職業教育師資的高校,至今已有44年辦學歷史和19年本科辦學實踐,承擔著培養區域經濟發展所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責任和使命。此次共同主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通過回顧閩臺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總結臺港澳及海外華文文學的寫作經驗、展示福建學界在臺港澳及海外華文文學研究領域的新成就,有利于進一步繁榮福建哲學社會科學、推動新時代新福建建設。 劉興宏在致辭時表示,福清市擁有獨特的華僑文化淵源,是華文文學創作與研究的重鎮。在福清移民后裔中,涌現出許多作家、學者,他們對世界華文文學的發展貢獻了一己之力。近年來,福建經濟發展迅速,這將為兩岸融合發展帶來更堅實產業基礎、更蓬勃發展勢頭和更高質量發展機遇。他希望,要堅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以社科基金項目、社科界學術年會等為載體,持續深化閩臺學術文化交流與合作,增進臺胞學者對祖國統一的情感認同,為祖國統一大業作貢獻。他還認為,福建技術師范學院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僅創造了許多彌足珍貴的辦學經驗,而且為繁榮和發展閩臺文化事業、提升福清市社會科學發展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世界華文文學家代表、旅歐福清籍華文作家林湄以線上遠程視頻致辭。她結合自己的文學創作和研究經歷,介紹了海內外華文文學的發展異同,并對閩臺文學的融合發展和海外傳播路徑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監事長楊際嵐代表全國學會致賀詞,祝賀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他希望通過這次研討活動,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專家學者、同仁志士們碰撞思想與智慧,分享知識與經驗,暢敘友誼與合作,共話愿景與未來,將交流成果轉化為學術成果,助力閩臺文學深入融合發展。 福建省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會長袁勇麟在致辭中,向廣大臺港澳與海外華文文學作家表達了親切的問候。他希望,海內外學者能通過此次專業交流,為閩臺文學的融合發展和海外傳播出謀劃策、貢獻智慧,并在個人藝術造詣和學術研究方面更上一層樓、邁上新臺階。 此次參會嘉賓還有來自印尼大學、廈門大學、暨南大學、南京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和主辦方福建技術師范學院等海內外知名高校學者和研究生代表,福建社會科學院等研究機構專家,漳州臺盟、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馬來西亞檳城留華同學會等政黨和社會組織代表,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臺港文學選刊》等省內外媒體記者,以及旅居日本、東南亞、歐洲等國家地區的華文作家等。廣大海外華文文學作家根植異域,守望中華故土,創作出大量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慰藉游子鄉愁、溫潤僑胞心靈的同時,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精魂,賡續著中華文化的基因,豐富著世界多元文化的色彩,也培育著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誼之花。 本次大會還設有兩場主題發言環節、三個分論壇,討論話題涉及了閩臺文學著名作家創作特點、閩臺文學發展歷史與現狀、閩臺文學未來發展趨勢等,并植根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 |
相關閱讀:
- [12-14] 福建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在融召開學術研討會
- [08-19] 融籍科學家何昌垂為世界各國青年精英作學術報告
- [12-29] 福建省護理學術高峰論壇在福清市舉行
- [12-23] 黃檗文化與海絲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