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古厝里的紅色傳奇”主題調研采訪活動啟動
2021-05-24 10:11:38?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王炳聰 通訊員 鄭榕青 19日上午,位于福清市一都鎮的東關寨人聲鼎沸,這座古厝的歷史風貌和紅色故事再次被世人聚焦。作為福清創新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活動之一,“福清古厝里的紅色傳奇”主題調研采訪活動在這里正式啟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論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福州市革命文物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更好地發揮古厝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的獨特作用,福清市委宣傳部組織開展此次主題調研采訪活動。活動將常態化開展,借助文字和鏡頭,生動講述革命故事,詳細記錄福清古厝保護、發展與活化利用的軌跡,逐步提升福清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影響力和感染力。 古厝講歷史 ——紅色故事傳承初心使命 步入東關寨,相關黨史研究者和媒體記者無不被眼前厚重的“歷史感”所傾倒——由花崗巖壘砌而成的圍墻,堅牢壁立,氣勢非凡;墻壁上的斑駁彈孔,歷經70余年風雨依舊清晰可見。古厝內,木板門古樸厚實、窗欞花紋精美,讓人流連忘返。 東關寨建于清乾隆元年,是目前福清唯一保存的古堡式古建筑。1935年,羅漢里革命根據地的80多位游擊隊員曾在此上演打地主、燒地契、分糧田、退國民黨保安隊的英雄故事。如今,作為閩中工農紅軍游擊第一支隊戰斗地舊址,東關寨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福州市黨史教育基地。 “東關寨見證了革命前輩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生活在幸福的新時代,我們要在追尋紅色記憶中,傳承紅色精神、賡續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一心一意跟黨走。”一都鎮相關負責人說,古厝是一條線,串聯起革命年代福清人民在救亡圖存中艱難執著的探索和前仆后繼的奮斗,令人倍感振奮。 調研促宣傳 ——豐富形式傳遞紅色基因 福清是省重點老區縣,也是全省古厝保存較多的地區之一,福清歷史因此刻上了“紅色年輪”。把紅色資源活化利用,讓紅色資源綻放新彩,是福清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論述的重中之重。 “通過福清古厝的歷史風貌和福清人民的革命故事‘內外’兩條線挖掘和報道,一定能夠把福清的紅色故事講好,讓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受邀參與活動的福州晚報原副總編、黨史研究者劉琳說,通過實地調研中,她掌握了許多歷史資料,這些資料豐富了福清革命歷史的細節,讓歷史人物生動起來,“古厝構成了一段完整的歷史,應該成為紅色教育的重要載體”。 記者了解到,調研采訪活動下一步將深入福清各街鎮實地探訪,調查福清現存古厝與福清市、福州市、福建省乃至全國革命史的關系,挖掘擁有較大教育與旅游價值的古厝紅色故事和古厝中走出的紅色人物,最終通過系列紙質與電子媒體報道,以及圖書等形式呈現。 線上線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除調研活動外,形式新穎的黨史學習教育宣傳正在福清展開。由福清市委宣傳部牽頭福清市融媒體中心推出的《福清古厝里的紅色傳奇》專欄已正式開欄;福清還利用公共“大屏”和手機“小屏”,宣傳黨史內容和黨員志愿者活動,進一步延伸黨史教育觸角,讓教育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
相關閱讀:
- [05-21] 三年游擊戰期間,紅軍打土豪來到東關寨;敵人圍困猛攻,紅軍巋然不動——1935年,東關寨刻上紅色年輪
- [05-20] 福清市文體旅局舉辦百場紅色電影展映活動
- [04-28] 陽下街道走進紅色史跡地緬懷先烈
- [04-26] 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市文聯舉辦紅色經典誦讀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