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來到 撒下致富“金種子”——福清臺灣農民創業園三華園區螠蟶養殖基地見聞
2021-03-11 14:38:43?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清新聞網3月11日訊(記者 陳品洪) 每年的二三月份,是國家級福清臺灣農民創業園三華園區螠蟶養殖基地投放蟶苗的最佳時機之一。自元宵節過后,園區的蟶埕里便是一幅忙碌的景象,機械化翻耕、平整蟶田,漁民們做好投放蟶苗前的各種準備。昨天,記者實地探訪了漁民洗苗、運苗、投放蟶苗的全過程。 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蟶苗養殖池,50多名漁民集結在池邊,將采挖上來的蟶苗裝入筐,進行清洗。螠蟶養殖基地管理人員林小強告訴記者,正在采裝的是今年要投養的第一批蟶苗,他們已經采挖了10多天,再采挖四五天就能結束。還有一批投養的蟶苗要等到11月份左右開始采挖。 “采挖蟶苗的漁民,大多是附近無其他職業的村民,平均年齡在55歲左右,采挖期20天,每人可收入五六千元。”林小強說,一天下來,采挖的蟶苗總計6000斤左右,全部靠人工完成。家住附近村莊的漁民,早上6點多就下池采挖蟶苗,每人每小時能采10多斤,一天工作6—9個小時,能采100多斤。工錢按采挖蟶苗的重量計算,每斤3.5元,一天下來能賺300多元錢。 據了解,三華園區螠蟶養殖基地自主育苗,既降低養殖成本,也保證了蟶苗在運輸過程免受損傷。經過3個月的育苗期,蟶苗能長到2—5厘米不等,其殼色呈淺黃,肉質潔白鮮嫩,對外界刺激反應敏感。由于育苗和養殖都在園區內,蟶苗對投養前后的水質和氣候都較為適應,呈現較強生命力,投放后的成活率可達98%。 入筐清洗后的蟶苗被裝上小卡車運往不遠處的養殖區,負責投放蟶苗的漁民們馬不停蹄地將裝有蟶苗的筐搬到小船上。每個筐重約80斤,小船的四角各放一筐蟶苗,漁民借著海水的浮力,撐著桿,推著船朝投養區域緩緩行進。 記者看到,劃著小船的漁民將蟶苗運到養殖灘涂,再由人工均勻地撒在灘涂上。這次投養蟶苗的面積為50畝,每平方米的蟶埕投放約500粒蟶苗。 林小強說,三華園區螠蟶養殖基地有2000多畝,一半是蟶埕,一半是蓄水池,模仿海水漲潮退潮,可自主安排進水、放水,所以投放蟶苗的時間不再受潮汐限制。在投放時,養殖區水位一般控制在40厘米左右為佳,讓蟶埕露出水面,待蟶苗投放后,再將蓄水池的水放入,供給養料。 據介紹,蟶苗在投放后20多分鐘就會鉆入灘涂里,如果放苗后遇到大風、大雨等不利因素,也會影響蟶苗的存活率。此次投養的蟶苗,今年七八月份即可采挖上市,最遲在年前也可采挖。去年第二批投養的蟶苗也將在今年清明節后開始采挖,并將持續數月都會有新鮮的蟶子上市供應。 |
相關閱讀:
- [05-07] 福清三華現代農業基地打造“藝術稻田” 發展精致農業
- [03-13] 福清三華現代農業基地計劃播種逾1500畝
- [07-22] 福清僑鄉少兒合唱團在三華農業園唱響“希望的田野”
- [03-22] 福清市領導一行在三華農業開展春耕調研考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