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宵村的“幸福賬本”
2020-09-28 10:26:51?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清新聞網9月28日訊 (記者 滕端欽) 9月26日,江鏡鎮南宵村舉行第四屆“百家菜”活動。 西浦溪公園里,采摘、燒烤、放風箏、垃圾分類游戲等親子互動環節充滿了歡聲笑語;“百家菜”宴席上,新鮮誘人的海鮮、香酥金黃的炸魚、熱氣騰騰的羹湯……每戶村民提供1道菜,便成了滿滿一桌福清傳統美食。“這是我家的保留菜品”“你嘗嘗我的拿手好菜”……這種“家庭式”聚餐,把融洽和睦、團結互助、鄉風文明的鄰里關系體現得淋漓盡致,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美麗鄉村建設,讓村莊變得干凈整潔,居住環境更加舒心,村民真真切切地享受到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惠民成果。 住宅新區盡享宜居舒適 在南宵村,一排排整齊靚麗的新農村住宅規劃有序,讓村莊盡顯“城市范”(如右圖)。 村民薛爾華是小區的住戶。“舊房住了40年,不僅擁擠,而且每逢刮風下雨,都要到親戚、鄰居家躲避。”今年71歲的他,子孫三代同堂。原先,全家11人擠在100多平方米的破舊土房里,吃飯要分兩撥進行,兩層樓的土房盡管多次修修補補,還是會漏雨。 說起搬遷“搬”出的幸福,薛爾華笑得合不攏嘴。如今,他的新家寬敞明亮,十分溫馨,彩電、冰箱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我的新家占地240平方米,一樓有6間店面。小區有物業管理,還配套社區服務中心、文體活動中心,跟城里的高檔小區一樣。”薛爾華說,現在再大的風雨都不怕了,感謝政府實施的新農村建設。 如今,南宵村151幢紅墻黛瓦、獨具特色的建筑,統一規劃,連排成片,“高檔大氣上檔次”,為165戶、1700多名村民解決了住房需求,是我省最大的新農村住宅小區,成為扮靚鄉村的一道獨特風景。 飯菜飄香托起晚年幸福 南宵村不僅“步步有風景”,而且“處處有文明”。村幸福院是一棟兩層樓的房子,一樓和二樓的大廳被改造成餐廳,還配有電視和報刊書籍,墻上貼著每日菜單,每天幾乎不重樣。 “我以前是早上煮一次,三頓連著吃。現在每餐都有免費新鮮飯菜吃,換下的衣服也有志愿者幫忙洗,生病了還有醫生上門檢查。”90歲老人鄭水宋說,在幸福院里生活覺得非常幸福。 2018年,南宵村投入190多萬元,將原有老年活動中心改造成“農村幸福院”。老人只需象征性交點伙食費,就能享受‘吃飯不用自己煮、衣服不用自己洗、醫療保健在身邊’的‘3+N’服務,有效解決了村里獨居、空巢、留守、高齡老年人的吃飯難、精神孤寂等問題,大大提升了他們的幸福感。 目前,該村有30多位70歲以上老人在此就餐,一天只需交7元伙食費,其中6位90歲以上老人免費。 留住鄉愁彰顯鄉村魅力 留住鄉愁,家園情懷便有了守望之地。在新農村建設中,南宵村留住了鄉村風貌,留住了歷史文化資源,讓村容更有格調,庭院更具韻味,讓游子與村民觸得到鄉愁記憶,聞得到鄉土味道。 南宵村下和洋自然村至今保存著完好的特色古建筑群。近年來,南宵村投入600多萬元修繕了步云學堂、高由禧祖厝、醫學之家等15棟古民居。在此基礎上,該村還開發了下和洋古民居文化產業園,守住文化根脈的同時,讓古建筑發揮更大的文化傳承作用。 如今,獨具特色的步云學堂重新開張,志愿者每周針對村里的留守兒童、老人、婦女等,傳授聲樂、美術、人文、歷史等知識。下和洋古民居不僅成了游人入村必去的景點,也成了南宵村鄉風文明的一張新名片。 今年8月,“下和洋古厝合作社”成立,由熱心公益的退休干部、有經商經驗的古厝繼承人組成營運團隊,結合古厝的歷史和故事,建設紀念館、展覽館,在做好保護的同時,將部分古厝開發成民宿,拓展村民增收渠道。 土地流轉鼓了村民腰包 該村西浦溪農業創業園里,花海繽紛、水果飄香;漫步在景觀棧道上,微風徐徐、溪水潺潺;草地足球場、風箏場、垂釣園、開心農場以及農家樂、野炊等休閑配套應有盡有,成為四里八鄉村民最喜愛的“打卡地”。 南宵農業創業園項目負責人薛立華說,原來在外創業的他,看到家鄉日新月異,而且要發展西浦溪農業創業園,開發鄉村旅游,他決定回鄉創業,為家鄉發展盡份力。 經過幾年的發展,西浦溪農業園區、下和洋古民居、新開發的海仔溫泉串聯起來,形成一個面積3000多畝,集農業、休閑、觀光、旅游、養生、民宿、培訓中心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 南宵村擁有耕地3400多畝,如何既保住“命根子”,又能提高土地效益?村里一合計,從村民手中集中流轉了1500畝土地,出租給上市公司利農集團,建起了高標準種植基地,既增加了農戶租金收入、壯大村財,又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如今,全村90%村民都住上了洋房,人均住房面積達88平方米。2019年,南宵村財收入70余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約4.3萬元,先后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福建最美休閑鄉村”“福州市生態村”“福州市文明村”。 “沒山沒海沒資源”的南宵村,通過農業、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變成了“顏值高、生態美、群眾富”的幸福村,一個宜居宜業、人和景美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
相關閱讀:
- [03-17] 南宵村80畝地解決1500人的居住問題
- [09-05] 福清市南宵村以點帶面建設新農村
- [09-01] 福清市江鏡鎮和南宵村關工委捐助20位貧困生
- [02-22] 福清江鏡鎮南宵村元宵節習俗獨特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