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全面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m.bjjht.com 2020-09-07 15:58:57? ?來源:福清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福清新聞網9月7日訊(記者 夏巧鴻 實習生 陳凱婷) 如今的福清,文明校園與鄉村學校少年宮共建,為鄉村學校帶去了優秀師資和品牌活動;專業的心理健康輔導悉心呵護著孩子們的心靈;各級各類課外活動陣地,為提高未成年人綜合素養提供了更多更好平臺……近年來,福清市充分發揮社會、學校、家庭的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工作長效化、常態化、科學化,進一步增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時代性、規律性、實效性,為全市千千萬萬未成年人營造了積極健康的成長環境。 養成教育 貫穿于教 為做好學生的日常引導工作,我市各中小學把養成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持續開展“好習慣好品德好人生”主題道德實踐、“三愛”“三節”主題實踐、學雷鋒志愿服務等活動,培養良好習慣,培育時代新人。 玉屏中心小學從2015年開始探索和實踐,編撰了《玉小習成6+1》校本教材,讓孩子的習慣養成“摸得著、看得見”,形成“可行、可評、可操作”的微德育養成序列化體系,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玉屏中心小學、城關小學、實驗小學、華僑中學4所學校入選福州市首批青少年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基地校,濱江小學入選首批福州市中小學德育研訓基地學校。 以“攜手抗疫情別樣少年心”為主題,面向全市中小學征集未成年人防疫抗疫作品,評出征文、視頻、手抄報和繪畫等獲獎作品226個;世界讀書日期間,我市開展“線上詩詞大會”,吸引了17萬多人次參賽;截至7月,全市共有實驗幼兒園制作的《我們的節日——端午》、元洪附小制作的《疫情之下,幸福是什么》等12件視頻作品榮登福建省學習強國平臺……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傳授“錦囊” 從“心”出發 為有效幫助廣大師生及家長緩解因疫情而產生的各種心理問題,構建心理防護線,我市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志愿服務隊伍,開通援助熱線和網絡輔導服務,對全市未成年人特別是對“學困生”開展心理輔導。同時還開啟了“N95家長云課堂”線上守護計劃,采取“線上微課講座”+“線下家長學習沙龍”相結合的模式,引導全市家長共同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3月23日晚,第一場福清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線上公益課程正式上線后,我市陸續推出了“如何培養孩子的七大能力”“如何與神獸打交道”“看見孩子——親子舉辦了5場線上心理咨詢課、19場線下心理健康專題講座以及5場考前輔導課,獲得了全市學生和家長的熱烈歡迎。此外,志愿者還編寫了《福清市中小學生復學后心理調適自助手冊》,為廣大學生送去復學心理自助“錦囊”。 關愛幫扶 守護成長凈土 陽下街道溪頭村通過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工的“三社聯動”,為兒童特別是放學后的未成年人開設“四點半”課堂,每周常態化開展合唱、畫畫、乒乓球、小主持人等活動,解決上班家長的后顧之憂。 市婦聯拓展“婦聯+社工+志愿者”模式,開展關愛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失依兒童等活動11場,受益450人次;開展“2020愛心助學”活動,募集助學款8.1萬元;開展“把愛帶回家”、家庭親子線上活動3場,覆蓋人數達1867名,為50名失依留守兒童送上文具禮包,并入戶慰問2名困難兒童;推出“家庭教育云課堂”5期,提升廣大家長科學教子水平。 我市還積極做好特殊學生關愛幫扶工作,通過加強與“學困生”、特殊生的家庭聯系,暢通家校溝通渠道,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幫助,削減負面情緒,減輕學業壓力,舒緩親子矛盾,增進家庭和諧,幫助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 凈化環境 擁抱健康生活 今年以來,我市進一步做好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和網絡環境專項整治工作。以福清市實驗小學作為基地校,通過打造“1+N”模式,“1”即堅持以網絡防沉迷為中心,“N”即書法、繪畫、體育、勞動、采訪等多種替代“屏幕時間”的健康特色活動,并以基地校為核心,以點帶面,從青少年群體向家長、社區輻射,一點一滴改變青少年日常習慣,讓更多孩子放下手機,擁抱多彩陽光的健康生活。福清市實驗小學還被授予福州市首批“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基地”。 我市還積極開展網絡環境專項整治工作,營造健康上網環境。今年7月,多個部門集中開展“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行動,緊緊圍繞與未成年人密切相關的平臺環節,深入清理一批有害信息,處置一批違法違規網站賬號,查辦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好,切實保障未成年人權益不受侵害。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05-07] 守護未成年人成長 福清構建抗疫心理防護線
- [12-26] 福清市婦聯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活動
- [06-19] 福清市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家長沙龍活動
- [05-20] 福清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開展家長沙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