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升級“2.0進階版”——洪寬工業村開放開發工作紀實
m.bjjht.com 2020-04-28 10:06:08? ?來源:福清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福清新聞網-福清僑鄉報4月27日訊(記者:楊國才)福清洪寬工業村,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地方! 這是全國首個村級僑辦工業村。30年前一個曾經貧窮落后的小鄉村,如今已經擁有國家級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各一個,分別是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骨干園區——洪寬工業村,福清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洪寬臺灣農民創業園,這樣脫胎換骨的跨越式發展,引人矚目。 30年前,習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多次蒞臨視察指導,對洪寬工業村作出的指示、提出的要求,為洪寬工業村指明了前進道路和發展方向。30年來,洪寬人一直帶著這份特殊感情奮勇拼搏。如今,已是而立之年的洪寬工業村拉開了“2.0進階版”的二次創業大幕。 一座充滿傳奇的工業村 洪寬工業村之所以傳奇,是因為她有著特殊而深厚的發展背景。 學習時報在《習近平在福州》采訪實錄(十一)一文中介紹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提出要求,推動“以僑引僑、以僑引臺”,直接掀起了上世紀90年代初福州第一波僑臺投資潮。他親自部署和推動僑辦工業區、開發區建設,多次會見并拜訪著名僑領林紹良、林文鏡,鼓勵支持并促成他們投資家鄉。1990年,全國首個村級僑辦工業村——福清市洪寬工業村應運而生。 從零起步,福清市政府和林文鏡先生共同為洪寬工業村的發展壯大嘔心瀝血。一方面投入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道路、港口等;另一方面全力招商引資,“為邀請客商到福清投資興業,林文鏡先生不辭辛勞,僅臺灣就跑了100多次……”福清洪寬工業村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齊云介紹說,洪寬工業村免費提供廠房,提供流動資金,吸引了大量外商、臺商前來投資興業。 自首家臺企福清宏茂塑料有限公司落地,在福清市和著名僑領林文鏡先生的共同努力下,洪寬工業村的落地企業迅速增多,其中1994年一年就有20個項目分別動工、投產。截至2018年,工業村落地項目共有138個,其中臺資占60%左右。這里因聚集一大批臺資企業而在閩臺兩地被譽為福建省“臺灣村”,兩岸人民在這里共同創業,共同傳承血脈親情。 引進臺灣優質農業的海峽農業試驗場,是洪寬工業村又一個引人矚目的創舉,引來了一批又一批臺農。2000年,該項目被農業部、國臺辦授予“海峽兩岸農業試驗園”,成為工業村的又一塊“國”字號招牌,輻射帶動了福清農業的發展。2011年6月,福清臺灣農民創業園經農業部、國臺辦批準為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規劃面積30萬畝,核心區依托洪寬海峽農業試驗場,總體規劃包括核心區、拓展區和帶動區。 洪寬工業村已從原來不到1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的16.9平方公里,產值從零開始到2007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0.8億元,產值超億元企業16家;再到2010年洪寬工業村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00.0687億元,實現百億工業村的愿望;再到2013年規上工業產值200.8億元,三年工業產值翻了一番;再到2018年,產值已達到300多億元……沿著習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洪寬工業村以天風海濤般的氣勢演繹新時代激情創業的故事,詮釋著“融和向陽搏拼天下”的福清精神和“洪寬速度”。 洪寬工業村,是福清快速發展的縮影和寫實。經過30年的發展,洪寬工業村如今成為福州市最具工業經濟發展活力的區域之一,已發展成為由臺灣機電園、鋁產業園、綜合工業園、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等組成的綜合性園區,成為我省承接臺灣機電行業轉移的主要聚集地、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基地和對臺經貿往來的重要窗口。 一個以工促農的樣板區 洪寬工業村所在地陽下街道溪頭村,是愛國僑領林文鏡先生的故鄉。 1986年,福清全縣的工農業生產總值僅為4.3億元,財政收入2000多萬元,工業基礎薄弱,資源有限,土地貧瘠,種莊稼沒什么收入,年輕人也沒地方去。洪寬工業村設立前,這里貧困落后,人均年收入只有100多元。面對窮困落后的家鄉,林文鏡莊重許諾:要為家鄉建好一部“造血機器”,這部“造血機器”就是洪寬工業村。 融僑集團董事長助理林權回憶說,當時林文鏡先生就對自己回家鄉投資的目的非常明確:“我不是回來掙福清的錢,我是要幫助家鄉建設的,與福清市政府一起改變家鄉面貌。” “創村伊始,這里是一張‘白紙’,田地和荒野密布,根本不具備吸引外資的條件。”陳齊云說,當時福清市便從修橋、鋪路、挖井建供水站開始,沒有條件,就自己創造條件。 在福清市的開拓奮進和林文鏡先生的致力幫助下,30年來洪寬工業村慢慢發展壯大,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公園、廣場等實現了從無到有,道路、供水、供電、供氣、通訊等設施陸續建成,公交車通到了家門口,廉租房建到了村里頭,市級青少年活動中心成為孩子們的樂園。落戶企業越來越多,村里的人氣也越來越旺,溪頭的村民們發展起了第三產業,出租房屋、開便利店、辦小餐館,村民家家都有只會下蛋的“金母雞”,村民們也越來越富了,人均年收入從當年的100多元到現在的超4萬元。 如今走進溪頭村,一個市場繁榮、鳥語花香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現在眼前:歐式風格的小學、中學、醫院沿著寬敞的村道排列,鱗次櫛比的小洋樓,修繕一新的古民居,大北溪穿村而過,兩岸綠樹成蔭;村里孩子上學有保障,醫療養老不用愁,鄰里和睦樂心頭……好一幅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美麗景象。 工業村、溪頭村,一工一農,在30年的發展過程中,兩“村”同創共建,既改變了溪頭村的整體面貌,又優化了洪寬工業村的投資創業環境,更帶動了兩“村”經濟社會發展和整體實力的提升,實現了雙贏的目標,走出了一條以工促農、工農互惠的成功之路。 1992年,福清市工農業總產值達35.32億元,按當年匯率遠遠超出了“5年5億美元”的目標。改革開放以來,在這部“造血機器”的帶動下,溪頭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全國文明示范村,福清也發展成為全國百強縣市。 一次轉型升級的再騰飛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在福州》采訪實錄,也為弘揚創始人林文鏡先生的愛國愛鄉精神,在福清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引導、促成和支持下,融僑集團和洪寬工業村實施“二次創業”,邁開打造全國首個僑辦工業園福清洪寬工業村的“2.0進階版”的堅實步伐。 2019年6月,洪寬工業村一派火熱場面,洪寬創新科技園動工儀式在這里舉行,一期項目征地面積約818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65400平方米,產業規劃主要是建設精密汽車部件、電子信息(新型顯示科技為主)和光學儀器等產業。目前,洪寬創新科技園一期項目已進入內飾裝修階段,將于今年5月迎來首批高新企業入駐。 在京東方、東旭光電等實力強企的引領下,洪寬創新科技園將與其“1.0版”洪寬工業村,聯袂形成16.9平方公里的產業高地。未來,該產業園項目將成為福清乃至福州市電子信息等產業鏈建設的重要一環,實現從勞動密集到高新產業的轉變,讓洪寬工業村實現再次騰飛! “國”字號的臺灣農民創業園也沒“閑著”,為對接鄉村振興戰略,洪寬工業村還依托臺灣農民創業園洪寬核心區,對農業、加工業、服務業等進行“三產融合”,打造集生態農業、休閑旅游、田園居住為一體的田園科創小鎮。 “今年是洪寬工業村成立30周年,走過了30年歷程的工業村正在進行轉型升級,將來工業村的發展方向應該是產城融合,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力爭成為福清北部新城的新地標。”陳齊云說。 沿著習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進,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如今,正值“壯年”的洪寬工業村將乘著新時代的東風,在加快新福清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展現新作為,開創新局面,再鑄新輝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11-30] 洪寬大道羅漢中橋部分路段施行臨時交通管制
- [11-12] 福清洪寬:百億村級工業村崛起 人均年收入超4萬
- [10-29] 福清舉辦融僑、洪寬人力資源市場掛牌儀式暨2019年金秋現場招聘會
- [04-16] 福清洪寬大道羅漢中橋實行臨時交通管制順延至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