轄區內老年居民在社區活動中心聽中醫講座。(東南網記者 袁琳敬 攝)
東南網12月17日福清站訊(記者 袁琳敬)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省座談會和中央深改會關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部署要求,全國各地相繼啟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福清市玉屏步行街社區也緊跟步伐,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14日上午,記者來到玉屏步行街社區的成龍步行街。干凈的路面、整齊擺放的車輛、店鋪外墻上懸掛的一盆盆生機盎然的綠植、兩側道路上有序行走的路人,如果不是入口處門樓上“步行街”三個大字,記者還以為走錯了地方,完全不似印象中那個雜亂無章、車輛亂竄、垃圾隨處見、污水亂倒的舊街區。
成龍步行街如此巨大的變化,離不開玉屏步行街社區工作人員和轄區內黨員志愿者們的努力和堅持。
成龍步行街上的黨員志愿者服務驛站(玉屏步行街社區 供圖)
凜冬時節 “紅色小屋”暖冬暖人心
為了更好地為居民和志愿者服務,2018年9月,玉屏步行街社區在步行街中心設立了“黨員志愿者服務驛站”,即學雷鋒志愿者服務站。
在黨員志愿者隊伍組建方面,主要依托轄區內居民,組織他們在“黨員志愿者服務驛站”輪流值班;整合區域內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黨組織資源,根據黨員特長和服務意向,分類組建環境保護、科普宣傳、法律援助、醫療衛生、愛心幫扶等專業化服務團隊,推出一批群眾歡迎、長期需要的服務項目,定期到“黨員志愿者服務驛站”開展特色志愿服務。
驛站由志愿者輪值每日開放,除了為居民提供便民服務外,同時也為志愿者們提供志愿者注冊登記、志愿者時長登記等服務。驛站內還設有志愿者風采展示窗口,藉此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隊伍、投身志愿者服務,傳遞愛心、服務社會。
在靠近步行街中心的位置,記者看到一片商業店鋪中一棟簡易的小木屋格外醒目。外墻上印著“黨員志愿者服務驛站”“黨員驛站”等紅色大字,它是周邊居民和商鋪經營者心目中的“紅色小屋”,更是黨員志愿者服務群眾的“前哨堡壘”。
驛站內擺放著志愿者招募公告、醫社保手冊,禁毒、防詐騙及安全宣傳頁等,對于轄區內居民,驛站定期提供義診、困難幫扶、緊急救援、法律政策宣傳等便民服務;對于游客等特定群體提供信息咨詢、茶水供應、雨傘借用、車胎充氣、醫療救助、安全宣傳等服務。
“前幾天有一位老人,可能身體不適,我讓他進來(驛站)休息,考慮礦泉水有點涼,就去找了燒水壺燒熱水給他喝,像最近天氣比較冷,我們都會準備熱水以備不時之需。”驛站值班的黨員志愿者陳玄端說。
記者注意到一位穿著志愿者紅馬甲在步行街上巡邏的老年志愿者。這位志愿者名叫陳玄鉥,是玉屏步行街社區的“老住戶”,如今已有83歲高齡,幾年前就開始在社區做黨員志愿者。雖然腿腳不及年輕人利索,但不妨礙他對這份工作的熱愛,每次值班都定時兩、三趟往返巡邏,垃圾紙屑隨手撿、看到不文明行為及時規勸等。
“步行街的居民和商鋪都知道他,也幸好有這些老年志愿者的協助,我們社區的建設工作開展起來十分順利。”玉屏步行街社區副書記陳丹瑋告訴記者。
據悉,2018年11月,福清市玉屏街道步行街黨員志愿者服務驛站被評為“優秀服務驛站”,其中陳玄鉥、林梅、郭芳琪等三名志愿者還被認定為福清市首批“三星志愿者”。
成龍步行街接送孩子臨時停車點停車牌(玉屏步行街社區 供圖)
以心換心 設身處地為居民提供全方位便利服務
成龍步行街作為休閑購物等居民娛樂場所,規定全路段禁止停車,但是在步行街上有家小型幼兒園,轄區內有部分居民的子女在這里上學,接送非但不方便,還容易因亂停車而造成交通擁堵。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玉屏步行街社區在黨員志愿者服務驛站前的空地上設置了一個“接送孩子臨時停車點”,上下學停車時長均控制在30分鐘內。
“這樣家長接送孩子也方便,基本接到、送到就走,根本不會出現擁堵情況。而且靠近志愿者驛站,一些老人在等孫子女放學的時候還可以到驛站里坐一下喝點水。”玉屏步行街社區書記林雪玲介紹說。
在步行街社區居民活動中心,有一間專為社區的老年人設立的休憩室,里面擺放著干凈整潔的床鋪和用品,主要給白天子女上班無人照料的老人休息使用,防止老人突發急病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平時由社區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負責看護照料,子女也更放心。
一位到社區服務站咨詢的居民更是反復向記者強調:“她們真的很好,處處為我們考慮,有事情來找她們都會很快幫我們解決。”
正是這種以心換心,一心為群眾的服務的態度,為她們贏得了信任和贊譽,相處久了很多居民都拿她們當朋友,路上遇見也要停下來寒暄幾句。
居民群眾在黨員志愿者服務驛站處咨詢。(玉屏步行街社區 供圖)
車輛擺整齊 垃圾不落地 共建玉屏“新街區”
為了整頓成龍步行街的非機動車車輛亂停放現象,社區規劃出了很多非機動車停車位和充電樁,但是一些商鋪的店員和老板不理解、不愿意配合,認為電動車放在自家店門口充電方便,甚至一度和社區工作人員及志愿者們發生爭執。后來經過工作人員的多方協調、三番五次地上門勸導等,商家從一開始的抗拒,到后來自覺把車輛停到指定位置,步行街的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
為了起到監督引導作用,呼吁居民共同維護街區環境衛生,玉屏步行街社區工作人員分工明確,擔任起社區“網格員”,每人負責轄區內約200戶居民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每天巡邏、節日慰問等。
“我們玉屏步行街社區的居民素質非常高,你現在看到的如此干凈的環境,和他們平日里的悉心維護是分不開的,在不亂丟垃圾、不亂停放車輛的同時還會互相監督、及時糾正。”陳丹瑋說。
“現在的步行街非常干凈有序,有花有綠植,很美觀,我在這開店四年多了,同時也是這里的老居民,從沒有住得像現在這么舒心過,每天看著外面的街道和行人都會有種莫名的幸福感。”店鋪老板的語氣里透著掩蓋不住的開心。
然而這一切的美好,都是像林雪玲、陳丹瑋這樣任勞任怨的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不辭辛苦、加班加點建設和維護起來的。無論酷暑嚴寒,他們都堅守在玉屏步行街,守護居民共同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