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省一級達標高中,近年來,福清華僑中學通過創新學校管理體制,深入實施新高考綜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與辦學水平,形成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示范學校,成為福清教育事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信息技術
與課程深度融合
谷歌地球測定河流數據、玲瓏畫板、反饋器……近日,一場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度融合的說課比賽在福清華僑中學舉行,各種現代化信息的運用,讓觀賽教師大開眼界。
“跟不上網絡信息時代,就會被淘汰。”在現場,福清華僑中學校長林振龍說,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對整個管理系統進行全方位的網絡化重塑。
據介紹,福清華僑中學校園網是學校所有管理信息的集大成者,集合了校本資源、家校通、儀器管理、圖書管理、校園OA等平臺,統合了各種管理要素,實現了數字化校園建設。
與此同時,為全面對接新課程和新高考改革,福清華僑中學還借助“課程幫”和“天蛙”等科技公司平臺,運用信息化技術,建立起了大數據、云計算的基礎平臺,為學校學生生涯規劃、智能排課、成績分析、學情分析等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
“在新課改背景下,學校通過軟硬件設施建設,初步實現管理網絡化、辦公無紙化、課程信息化、評價智能化。”林振龍說。
從“心”開始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沒想到我還有這么多的能力!”前日,幾名高一學生高興地從益心樓生涯測評室走出來。他們在老師指導下對職業興趣進行測評,規劃自己的未來。
“這是我校益心教育系列活動的一部分,也是學校探索管理改革的一大亮點。”林振龍說,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學校形成了“以人為本、益心益智、依法治校”的辦學思想,益心教育已完全融入學校管理體系。
該校政教處主任林心松告訴記者,學校還成立了心理社、心育委員協會等社團和興趣小組,并通過心理運動會、心理素質拓展活動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引領心理健康教育科學知識的普及。
在林振龍看來,益心教育的核心關鍵在于教師團隊,學校的益心教育教師團隊有專職教師4名、專家團隊5名、兼職教師40多名,先后開發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觀影療心》《高中生涯規劃之自我認識》等校本教材。
益心教育教師團隊還走出校園,受聘于其他機構,參加志愿服務,將益心教育輻射到社區。2016年學校獲得“福建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的稱號。
親情融入
民族團結更有溫度
走進福清華僑中學,一棟紅黃相間的七層大樓映入眼簾。這棟樓是新疆樓,專門為新疆班學生建設,樓內宿舍、食堂、活動室、多媒體教室一應俱全。
“承辦新疆班以來,學校從物質、師資、管理等方面入手,通過親情式的管理,給新疆班學生家一樣的溫暖,讓他們在學校學習無后顧之憂。”福清華僑中學副校長葉東說,學校還探索實行了“融入式”分散混編教學模式,為新疆班學生搭建良好的平臺。
據介紹,新疆班“融入式”分散混編教學模式是在新疆班學生入校的第一年集中授課,開展初高中銜接教學。進入高一年級以后,再將新疆班學生隨機打亂分散編入不同班級,逐漸打破民族間的心理界限,融入當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之前學習基礎很差。”高三學生艾科拜爾說,在混編班級后,他不斷學習借鑒當地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在剛剛結束的期中考試中名次又提升了16位。
新疆班學生的成才,成為檢驗福清華僑中學管理改革成效的一塊試金石。新疆班共畢業五屆183名學生,共有60多名學生被“985”“211”高校錄取,本科上線率高達97.3%。
“下一步,學校將立足實際,推進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注重管理體制革新、管理文化營造、新高考綜合改革等,為建設一流中學奏響新樂章。”林振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