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元(福清市第三醫院 供圖)
東南網11月20日福清站報道 記者 黎臻懋 見習記者 袁琳敬
1998年,為了滿足病患需求,福清市第三醫院建立了骨科,并與福州市第二醫院骨科(福建省衛生廳重點??疲┙f作關系。
在福州市第二醫院的技術支持和指導下,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福清市三醫院在關節外科、脊柱外科、創傷骨科等方面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為許多骨病患者解除了病痛。據統計,今年10月份福清市三醫院便開展了骨科手術近百臺。
為滿足廣大群眾的就診需求,讓群眾不出福清就能享受到省級專家的醫療服務,福清市三醫院長期邀請福州市第二醫院的骨科專家來院坐診及開展手術。
張怡元:用精湛的醫術為患者解決痛苦
在福清市第三醫院骨科關節外科方面,張怡元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張怡元,教授、主任醫師、福州市第二醫院副院長、大骨科行政主任、關節外科學科帶頭人、廈門大學醫學院教授、福建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廈門大學臨床醫學系主任、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委員、關節外科委員會委員、保髖委員會委員、中國膝關節外科委員會(CKS)委員、骨關節炎工作委員會委員、福建省海峽醫藥交流協會會長,福建省醫學會骨科分會常委兼關節外科組副組長、福建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分會副主委等。
他從事骨科教學、科研及臨床30年,每年完成數百例人工關節置換術,有數萬臺人工關節置換的經驗,通過加強圍手術期管理、優化操作技術及加速康復理念讓患者實現最大的獲益。
不久前,一位65歲的女性患者,右膝關節疼痛了10余年,在福清市第三醫院由張怡元親自為其做了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后第二天,關節屈曲就能超過90度,并能下床活動?;颊吣樕暇`放出的舒心笑容,是對張怡元由衷的肯定。
此外,數位患者也在福清市第三醫院接受了由張怡元親自主刀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后均恢復良好。他們一致表示:在福清本地也能得到省級知名專家的治療,很是幸運。
馮爾宥在分析病患情況。(福清市第三醫院 供圖)
馮爾宥:用實力說話
一位70歲的女性,雙膝嚴重內翻畸形,疼痛10余年,右側疼痛更厲害。日前,她來到福清市三醫院,由骨科專家馮爾宥博士為其做了右側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術后恢復良好,第1天就開始關節活動鍛煉。通過手術原先畸形的下肢變直了,老人家對此很是滿意,表示數月后再做左邊一側的手術。
馮爾宥,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廈門大學助理教授。畢業于同濟醫科大學,取得骨外科學博士學位。多年來專注于人工關節領域的研究和臨床應用,擅長各種類型的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包括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強直和僵硬膝的關節置換。同時率先在福建省開展了微創全膝關節置換術、微創單髁膝關節置換術、3D打印智能化定制工具進行復雜畸形的膝關節置換術,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人工膝關節翻修手術;還擅長治療股骨頭壞死、股骨頸骨折、骨性關節炎等疾病的保守治療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擅長各型復雜的髖關節置換手術,包括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結核、化膿髖、強直髖等;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髖關節翻修手術,包括各種復雜骨缺損的重建翻修術。
馮爾宥還多次前往歐美多個著名醫學中心學習參訪。
2012年獲得美國UCLA醫學中心臨床fellow資格赴美學習人工關節技術,于南加州大學KECK MEDICAL HOSPITAL、SAINT VINCENT MEDICAL CENTER學習,師從著名關節領域大師Harlan Amstutz、Lawrrance Dorr和Edwarf Mc Pherson,完成各種類型人工關節初次置換和翻修手術技術培訓。
2014年赴加拿大Western University醫院人工關節中心訪問學習,師從Doctor Richard Mccalden學習前側入路、直接外側入路髖關節置換技術。
2015年他還參加了牛津大學Nuffield醫學中心膝關節微創單髁置換技術培訓,并獲得牛津大學頒發資格證書;同年7月于德國漢堡ENDO CLINIC 學習人工關節感染的防治和一期翻修技術,ENDO-CKINIC在該技術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每年在這里治療的人工關節感染病例約500例。
陳偉正在查看病人情況。(福清市第三醫院 供圖)
陳偉:用心為患者撐起生命的脊梁
脊柱方面的專家有福州市第二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陳偉,定期在福清市第三醫院坐診和開展手術。
陳偉,福州市第二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福建醫科大學骨外科碩士、國際側方入路手術學會中國部委員,主攻方向為脊柱畸形與脊柱微創,先后多次參加脊柱解剖、脊柱全椎體切除及椎間孔鏡學習,目前已完成大量復雜脊柱畸形矯形手術,擅長脊柱損傷、脊柱截骨矯形,脊柱內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脊柱融合等。
前段時間,一位50多歲的骨質疏松患者,意外摔傷后導致胸7、12椎體壓縮性骨折,由陳偉主刀進行了胸12椎體骨折切開復位釘棒系統固定及椎體成形術,術后恢復良好。
熊圣仁在手術中(福清市第三醫院 供圖)
熊圣仁:仁心仁術,圓患者獨立行走夢
熊圣仁,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骨與關節損傷的臨床治療與基礎研究,擅長四肢復雜骨折的微創治療,特別是在關節周圍骨折、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骨折延遲愈合、骨不連的診斷治療。定期在福清市第三醫院坐診和開展手術。
一位60多歲的女性患者9年前小腿外傷骨折,在某醫院做了手術。但術后骨折不愈合,導致肢體短縮,脛骨中上段節段性骨缺損,斷端骨質長節段萎縮,骨質硬化,9年來無法行走。而后,她先后去過多家醫院尋求治療,但均未治愈。經人介紹,她來到福清市第三醫院骨科。熊圣仁在了解過患者病情后,給出手術解決的方案,認為可以通過手術解決。并為患者做了脛骨全環外架固定,遠端截骨。術后,患者骨段逐漸滑移,克服骨缺損。經過1年多的不斷調整,兩斷端完全愈合,延長骨段全骨化,達到治療目的。
17日,該患者來到福清市第三醫院復查。雖然還是有點跛行,但是對于這個9年不能行走的病人來說,能再度恢復行走能力已是莫大的安慰,為此,她特別感謝熊圣仁。
此外,在被熊圣仁治愈的患者中,還有許多高齡老人。一位股骨頸骨折的90歲高齡患者,在熊圣仁為其做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的第2天便可下床行走鍛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