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東張鎮:鄉村振興還回好“風景”
老人在幸福院中吃午餐。(東張鎮 陳藝玲 供圖)
鄉賢助力美麗家鄉
幸福院托起老人的“幸福夢”
鄉賢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在鄉村的一種表現形式。在我國傳統社會里,鄉賢在促進宗族自治、民風淳化、倫理維系以及鄉土認同等方面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推動鄉村振興建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們思想進步、視野開闊、處事公道,在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
福清市東張鎮目前已成立鄉賢委員會的村有19個,并全部召開了成立大會,其中有14個村完成了臨時賬戶的開立,5個村完成了驗資登記,共籌集資金147萬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的要求。
福清市東張鎮地處福清市西部山區,留守、空巢老人較多,因此對幸福院的需求也較大。該鎮十分重視幸福院建設工作,在各村都設立了幸福院。今年在溪北、少林、瀨底三個村開展幸福院提升建設試點,為以后全面鋪開幸福院提升建設奠定基礎。
目前溪北、少林、瀨底三個試點村的幸福院提升建設均已完成并投入試運營,為村中老人提供“吃飯不用做、衣服不用洗、保健在身邊”的服務。并且從物質和精神層面,全方位滿足了老人“故土難離”的思想要求和“生活有保障”的需求,讓農村老人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用,也讓農村幸福院真正成為農村老人穩固、可靠的“幸福寶地”。
|
-
責任編輯:陳瑜輝
標簽:福清 東張 鄉村 振興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