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表演
在著名僑鄉福清市,有一支由孩子們組成的福清市教育局僑鄉少兒合唱團(簡稱“僑少”),雖然成立時間只有3年,卻接連捧回金燦燦的大獎,還應邀舉辦過專場音樂會,成為一張靚麗的僑鄉文化藝術名片。
7月中旬,在2018“一帶一路”香港世界合唱節上,“僑少”又一次大放光彩——不僅獲得了兩個組別的最高獎白金獎,成為唯一的雙白金合唱團;而且還在決賽中登臺亮相,獲得“最佳舞臺效果大獎”、“美樂牽觀眾大獎”,向海內外展示了福建僑鄉的文化魅力。這群只有10多歲的孩子們,在老師們的幫助和社會的支持下,用他們的辛勤與汗水,唱響了一曲動人心弦的僑鄉文化贊歌。
合唱表演
選出最熱愛合唱的團員
福清市少兒合唱實力強勁,在福州市第一、二屆“小茉莉童聲合唱節”上,福清市多支隊伍參賽,共獲得6枚金牌,整體成績位居福州各縣(市、區)之首。為了用少兒合唱打造福清市美育教育新名片,“僑少”應運而生。
“僑少”成立于2015年6月,目前有預備班、提高班兩個班級,提高班是五年級以上的孩子,而預備班則是一年級至四年級都有。“我們每年都定期向全市招收新團員,通過嚴格的考核,將那些真正熱愛合唱的孩子們選拔出來,目前兩個班共有130多位學員。”合唱團常務副團長、常任指揮江霞英介紹說。
遴選而出的“僑少”團員,雖然有不少“強中手”,但到了“僑少”又得經過一番脫胎換骨的苦練。“每周日下午排練三個小時,寒暑假再舉行高強度集訓。”江霞英說,即便到了功課緊張、復習任務繁重的期末階段,團員們也不曾有一絲懈怠。此次前往香港參賽前,團員們克服高溫酷暑、臺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影響,幾乎是一天不落地接受強化訓練,一遍一遍地打磨歌曲,合唱水平大為提高,最終登上了領獎臺。
經過一番“寒徹骨”,“僑少”很快就迎來了“梅花撲鼻香”。2016年7月,成立僅一年的“僑少”,作為全省僅有的兩支代表隊之一,應邀赴廣東省中山市參加由文化部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少年兒童合唱節,與全國33支優秀少兒合唱團隊齊聚一堂,共同唱響天籟之音。本屆合唱節不設評獎環節,但“僑少”初次登上國家級舞臺,就贏得了評委及同行的高度評價。
幾天之后,“僑少”北上京城,參加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合唱節暨國際合唱聯盟合唱教育大會,一舉摘得最高獎——童聲組A級合唱團(金獎)。“比賽之前,我們定的目標是‘保銅爭銀’,結果一下子獲得了金獎,完全沒有想到。畢竟我們才成立一年,所以把自己都嚇了一跳,老師和孩子們都激動得淚水四濺。”副團長張長弓回憶起這次獲獎經歷,仍然十分激動。
合唱表演
讓孩子們在舞臺上成長
“僑少”的培訓基地位于福清市教師進修學校內,記者看到,寬敞的大教室專門設計成合唱舞臺的形狀,讓團員們排練時就能找到舞臺上演出的感覺。“合唱藝術必須要有展示的舞臺,在一場場演出中提升、一次次比賽中成長,所以我們積極給孩子們創造機會。”江霞英說。
2016年5月,“僑少”成立一周年之際,專門舉辦了“心隨歌唱·音為夢響”三城童聲合唱音樂會暨福清市教育局僑鄉少兒合唱團成立一周年匯報演出,邀請了聞名遐邇的福州小茉莉合唱團、莆田市涵江區實驗小學合唱團和“僑少”聯袂演出,讓合唱團員們用歌聲親切交流,連預備班的孩子們都有了登臺機會。
此外,“僑少”還兩次前往廈門,參加童聲合唱慈善新年音樂會;與德國拉菲利亞少女合唱團同臺演出,學習借鑒國外少兒合唱團的經驗。去年7月,首屆海峽兩岸合唱教育大會在福州舉行,“僑少”攜手福州第一中學“三牧之聲”合唱團,在大會期間舉辦了專場音樂會。“音樂會共設置18個節目,我們承擔了其中14首曲目演出,既展現了良好的藝術素養,也讓團員們經歷了一次成長洗禮。”江霞英說。
如今,在福清乃至福州,“僑少”的實力已經毋庸置疑。但“僑少”沒有沉醉在過往的成績里,而是對自己的水平、眼界、不足有著清醒的認識。“畢竟我們成立時間很短,與全國、全世界高水平的少兒合唱隊伍還有差距,所以每次參加大賽后都要反思、總結,有針對性地提高,做到參賽一次、成長一次。”江霞英說。
正是這種培養方式和反思精神,讓“僑少”在舞臺上一步步摘得更好的成績。在2018“一帶一路”香港世界合唱節上,共有“一帶一路”沿線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7多支優秀合唱團隊參賽,“僑少”參與了F組民謠歌舞表演合唱和A2組童聲合唱兩場比賽。經過激烈角逐,“僑少”在兩個組別都獲得了最高獎白金獎,還拿下了F組白金獎中的第一名,獲得了十分珍貴的參加決賽資格,又獲得“最佳舞臺效果大獎”、“美樂牽觀眾大獎”,充分展現了僑鄉少年兒童的文化藝術素養。
“這次比賽還設置了國際星級音樂會、合唱指揮大師班、觀摩音樂會等,讓我們有機會與新加坡、臺灣、香港等地的頂尖合唱團開展交流,還現場聆聽了俄羅斯春天兒童合唱團的演出,收獲了難忘的音樂之旅。”張長弓感慨說。
(編輯:王靜 陳力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