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采月上門為腿腳不便客戶辦理業務
東南網7月4日福清站報道 記者 張雅楠
共產黨員,是一個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稱號。他們可能做著世界上最為普通的工作,卻做出了不平凡的樣子和光彩。來自福清匯通農商銀行龍山支行的何采月,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
何采月,1979年出生,1996年入行工作,如今黨齡已有15年。多年來,她始終用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沖鋒在前,勇挑重擔,用愛心讓同事感受黨的溫暖,用言行感召周圍的同事,用榜樣的力量激發支行員工攻堅克難的工作熱情,讓胸前的黨徽時刻閃耀著光芒。
勇挑重擔 發揮釘釘子精神
?每天早上9點,福清匯通農商銀行龍山支行都會接到一筆“大單”,來自龍山車場的5、6捆零錢。每次手工清點這些由1元、5元、10元組成的零錢,何采月和同事都要花費1到2小時的時間。每一張都須正反兩面查看,并把粘有透明膠的殘幣、反宣幣清點出來。
作為黨員干部,何采月協助同事完成這項“艱巨”的常規工作后,又開始忙碌作為主辦會計的日常工作:制作報表、傳達材料、走訪客戶、下鄉服務、協調工作、輔導業務、大堂管理……
每一項工作都是細致又繁瑣。
何采月走訪小區客戶
樂于助人 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在如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知識更迭速度快。對于每一項新業務的開展、每一次系統的升級,何采月不僅自己仔細研讀有關文件,還耐心輔導其他員工,確保政策及文件精神及時傳達,并時不時解決員工工作中面臨的疑難業務,幫助大家共同進步。
作為一名老黨員、老員工,何采月把“有情”的管理和“無情”的約束有機地合,視員工為朋友、親人,實行人性化管理;遇上管理問題時,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經常與員工促膝談心,把員工冷暖掛心中;在員工困難時,伸出溫暖之手,主動替班上柜,帶頭為困難員工家屬捐款,彰顯了新時期一個共產黨員的精神風貌。
“她不單是我們支行的女強人,還是大家的暖心姐姐。”福清匯通農商銀行龍山支行林行長說。
甘于奉獻 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
“喂,小何,不好意思,周末還要打擾你,我的POS機怎么突然刷不了了?”隨著一陣手機鈴聲,電話那頭傳來了商戶老吳著急的聲音。了解情況后,何采月放棄周末休息時間,立即前去幫客戶處理。
“喂,是農商行嗎?我年紀大,走不動,孩子又不在身邊,上次發的農保卡怎么用?”家住玉塘村的姚奶奶,由于腿腳不便,原先發的農保卡一直未能激活,打電話來求助。“好的,您家怎么走?我馬上和我同事過去幫您激活。”農商銀行有一大群姚奶奶這樣的老年客戶,為解決老年人出行不便的難題,何采月積極與同事開展“機關保”上門認證,農保卡上門激活等便民服務,獲得廣大老年朋友的一致稱贊。
客戶的事無小事,何采月還經常利用休息時間上門為客戶開通手機銀行并指導客戶使用,上門代收學校學雜費,上門為臥病老人提供掛失服務等,這已成為她的常規工作。而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每天處理好手上的工作,何采月總要在晚上7點才能到家。“媽媽,我同桌已經幫我聽寫了,你簽個字就行。”14歲兒子的體貼和暖心,讓她既欣慰又愧疚。但正是家人的這份支持,讓她能更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