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a4es"><wbr id="6a4es"></wbr></ul>
    <td id="6a4es"><kbd id="6a4es"></kbd></td>
  • <nav id="6a4es"><acronym id="6a4es"></acronym></nav><s id="6a4es"></s>
  • <s id="6a4es"><em id="6a4es"></em></s>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福清頻道> 福清政務> 正文

    中共福清市委關于加快發展補齊民生短板的意見

    m.bjjht.com  2017-09-28 08:48:35? 謝雄?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福州市委關于保障改善民生的各項決策部署,確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共福清市委十三屆五次全體會議就加快福清市社會事業發展、補齊民生短板有關工作,進行了深入討論,并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補齊民生短板的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

    1.重要意義。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對于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切實增進社會民生福祉、確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對推動民生社會事業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頂層設計、制度安排和重大部署;省委、福州市委也高度重視民生社會事業發展,圍繞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研究出臺了具體政策措施。市委認真按照中央和省委、福州市委部署要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人民生活品質持續提升,但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和人民群眾向往的美好生活相比,福清市民生基礎設施、教育、衛生與健康、養老等社會事業領域短板還比較明顯。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戰決勝階段,省、福州市對福清發展寄予了厚重期望,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強烈,我們必須把加快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福清應有的貢獻。

    2.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及對福建、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環境更美、品質更好、功能更全、服務更優”的要求,站位發展全局、抬高目標標桿、突出問題導向、注重統籌協調、精準施策發力、實現共建共享,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性、均衡性、協調性,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確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福建”“新福州”建設中持續當好排頭兵、堅定不移走前列。

    3.發展目標。到2020年社會事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城鄉公共資源配置更加均衡,“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和“宜居宜業”等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邁上新臺階。社會事業重點領域主要指標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爭位居福州市前列,真正體現出排頭兵的位置。

    ——著力打造宜居城市。水系綜合治理基本完成,城市內澇等問題有效解決,城市建成區平均路網密度達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8平方米,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98%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2%,實現鄉鎮村莊生活污水垃圾處理全覆蓋,城鄉基礎配套更加完善。

    ——著力打造教育強市。各類教育資源總量擴大,教育主要指標位居省、福州市前列,人民群眾對教育滿意度持續提升。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9%,在普惠性幼兒園就讀的適齡人口比例達87%,小學適齡人口入學率保持在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98.8%,91%以上公辦普通高中完成達標建設,達標高中在校生比例達92%,人民群眾獲得更好教育的愿望得到基本滿足。

    ——著力打造健康福清。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構建更加全面、更加完善、更高水平的城鄉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居民健康主要指標保持在全省前列,每千人均醫療機構床位數力爭達到4.7張、執業醫師數達到2.1人、注冊護士數達到2.4人;孕產婦死亡率在14/10萬以內,新生兒死亡率在6‰以內,城鄉居民國民體系達標率達90%以上,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0.5歲,醫療與健康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著力打造頤養家園。基本形成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托、以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基本養老服務覆蓋全體老年人。養老服務設施覆蓋70%以上的建制村,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6張以上,護理型床位占養老床位總數40%以上,打造一批具有福清特色的養老品牌,帶動養老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二、全力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板,增強宜居宜業品質

    4.加快統籌城鄉發展。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同步推進舊城改造與新城建設,一手抓舊城改造,組織開展重點項目征遷行動,扎實抓好舊城區改造工程,到2020年完成13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拆除面積132萬平方米;一手抓新城建設,堅持同步規劃、同步布局、同步實施,科學統籌、適度超前推進東部新城、觀溪新區、火車站片區、中部新城等重點城區片區民生社會事業項目建設。按照城鄉統籌的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生態旅游、休閑農業、濱海旅游和水產品等特色小鎮。持續深化“兩違”綜合治理,深入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劃”,著力打造一批田園風光型、傳統特色型、鄉村旅游型、改善提升型、新村建設型的美麗鄉村群。

    5.完善交通網絡體系。著眼推動城市各組團之間快速交通聯系,加快濱海大通道、福廈高鐵、長福高速、融港大道等戰略通道建設,改善城市出入口通行條件,構建便捷高效的交通路網體系。大力實施城市道路暢通工程,組織實施城市道路建設項目包和投資包,到2020年新建城市次干道以上道路61公里,城市建成區路網密度提升到8公里/平方公里。規劃并啟動與福州主城區之間的軌道交通建設,推動福清加快融入福州中心城區發展。實施公共交通優先戰略,加快優化新增公交線路,抓好火車站片區公交樞紐站等場站建設,到2020年新增、更新公交車250輛,優化公交線路16條。圍繞提升公共出行服務能力,科學規范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創新型共享交通發展,合理布局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加快建設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公交車輛運營調度管理系統,到2020年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提高到40%。著眼緩解停車難問題,加快完善公共停車設施建設,重點新增停車泊位向舊城區傾斜,到2020年新增停車泊位2850個以上。完善普通國道、省道路網建設布局,繼續推進省級“百鄉千村”公路提升項目和“四好農村公路”建設,到2020年普通國、省二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65%,新改建農村公路50公里。

    6.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完善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推動科技館、博物館等重點公共服務項目投入使用,提升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水平。深入實施基層公共文化設施達標提升工程,改善提升基層公共綜合文化站和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到2020年所有鎮(街)綜合文化站均達到三級以上評估標準、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大力推動體育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具有福清特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支持體育小鎮、足球場地、健身步道等中小型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到2020年實現城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推動城鄉公共體育場館、公園、旅游景點等公共場所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出臺扶持文藝精品創作的獎勵辦法,建立重點文藝題材項目庫。組織開展“文化惠民?六進”、藝術扶貧和“一對一”結對共建等流動文化惠民服務,進一步發揮“兩鄉四基地”效應。全面推進社會保障系統一站式服務,支持各鎮(街)建設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到2020年實現鎮(街)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全覆蓋。加大殘疾人救助保障力度,加強城鄉無障礙設施建設。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智慧城市管理平臺建設,拓展延伸“創城管理APP”平臺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數字化服務水平。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健全落實薄弱村幫扶機制,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7.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扎實抓好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進一步提升城鄉生態環境。加大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健全落實“河長制”等機制,建立完善“有專人負責、有監測設施、有考核辦法、有長效機制”的治理模式,到2020年全福清市主要流域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超90%。加強城鄉污水整治,加快融元污水處理廠改造和福清市第二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建立健全農村污水處理管理機制,到202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5.2%,建制鎮污水處理率達76%以上,實現全福清市所有行政村污水處理全覆蓋。加大城鄉垃圾處理力度,推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推動剩余3個鎮垃圾中轉站、江陰工業危固廢綜合利用與處置中心等設施建成投入使用,到2020年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健全完善公廁管理的監督、考核等制度,全面實施公廁專人管理、免費開放,到2020年力爭新增或改造城鄉公廁103座以上。加強供水保障,推動城鎮老舊水廠工藝和舊管網改造,到2020年城區和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Ⅲ類比例分別為100%、95%,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2%以上、自來水普及率達86%以上。實施空氣質量提升戰略,持續深化“黃標車”整治等行動。扎實抓好“綠化福清”建設,持續深化“青山掛白”治理、植樹造林、園林綠化等專項行動,加快推進城市中央公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全力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國家級森林城市,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44.1%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8平方米。

    8.強化水系綜合治理。大力實施“湖庫連通”工程,加強全域水資源科學調配,增強防洪排澇、抗旱應急和供水保障能力,打造安全、充足、聯動的原水保障網。加快實施“兩江六溪”生態水系治理工程,扎實抓好河道清淤整治以及兩岸截污、護岸建設、園林景觀布置等工作,打造集生態、安全、美觀為一體的水系環境系統。完善防洪排澇規劃,按照“高蓄高排”和“上截、中疏(蓄)、下排”相結合的思路,抓好城區排水管渠系統改造,加快城區易澇區域的防洪排澇工程建設,推進龍江兩岸排澇站新改擴建工作,到2017年年底基本完成城區易澇點整治,到2020年新改建城區雨水管網126公里。完善城區水系聯排聯調機制,建成使用內澇防治監控信息化管理平臺,建立完善應急搶險隊伍和設備體系,全面提升城區排澇能力,實現中小雨不積水、大雨暴雨不發生嚴重內澇、特大暴雨城市運轉基本正常。堅持把海綿城市建設與城區水系綜合整治結合起來,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提高城區蓄水、滯水、滲水和應對暴雨災害能力。

    三、全力補齊教育事業短板,加快打造教育強市

    9.促進學前教育普惠擴容。對接“全面二孩”政策,加快構建以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認真策劃實施一批幼兒園建設“工程包”,增強公辦園供給能力。嚴格落實建設項目配套建設幼兒園管理規定,完善配套幼兒園建設、移交、回收等具體辦法,確保配套幼兒園按規定要求和期限建成并移交教育行政部門。按照“社會投資、政府扶持、依法監管”的原則,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建設普惠性幼兒園,實現政府購買普惠性民辦園服務全市覆蓋。到2020年,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6所,吸引社會資本建設普惠性幼兒園3所,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達87%,其中公辦學額覆蓋率達63%,各級示范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面擴大到42%。加快推進幼兒園收費標準管理改革,普惠性民辦園的最高限價不超過同級公辦園保育教育費最高收費標準的2倍。探索建立以幼兒園和婦幼保健機構為依托,面向社區、指導家長的公益性嬰幼兒早期教育服務模式。積極探索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疇。

    10.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堅持“規劃先行、適度超前”的理念,不斷調整完善中小學布局專項規劃。深化城區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模式,加快推進建立學校聯盟、集團化辦學、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等工作,促進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整體提升。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加強城區、中心集鎮所在地中小學校建設,加大對農村中小學特別是山區等義務教育相對薄弱學校傾斜支持力度,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啟動消除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專項規劃,基本消除大班額。實施初中“壯腰”工程,完善初中教育質量評價機制,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水平。穩步推進義務教育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實施多校劃片入學政策,確保各片區生源相對均衡。規范民辦、公辦初中招生,引導學校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加強隨遷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少數民族兒童等的入學組織工作,讓不同群體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

    11.促進普通高中升級提質。根據發展需求,調整優化普通高中布局,實施普通高中建設改造提升計劃,扶持薄弱高中達標建設,支持民辦學校創建達標高中,到2020年省一級達標高中比例保持在30%以上。實施優質高中建設工程,指導福清一中、福清僑中、福清二中、福清三中等創建省級示范性高中,帶動提升高中整體辦學水平。積極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著力培育一批特色高中,滿足不同興趣愛好和發展潛能學生的需求。規范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工作,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讓高中招生更加科學合理、公平公正。加大教研教改教育輔導經費投入,選拔名優教師充實教研隊伍。加快教育信息化發展,實施多層次、個性化精準教學,提升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水平。

    12.促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科學調整職業教育布局,將全福清市現有的8所中職學校,優化整合成3所中職學校,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實施省級中職學校分級建設標準,確保全福清市中等職業學校全部建成省級達標中職學校,到2020年建成2所省級規范化以上現代中職學校、1所示范性現代中等職業學校。圍繞產教融合發展,建立校企合作激勵機制,加快建立“引企入校、入企辦學”等校企一體化模式,扶持職業學校與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改革試點。積極探索“校中廠”“廠中校”建設,打造校企合作實訓平臺,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產學研結合研發中心,扶持基礎條件較好的福清市龍華職業中專學校建設專業實訓基地,爭創省級區域性公共實訓基地。完善中等職業學校績效考核分配機制,支持具有實踐經驗的企業家、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兼職任教,提升中職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四、全力補齊衛生與健康事業短板,加快建設健康福清

    13.完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堅持總量擴充與結構優化相結合,統籌推進福清市、鎮(街)、村(居)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到2020年基本建成功能比較完善、層次比較清晰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體系。加大福清市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診療設備配置等基礎性投入,重點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科學合理設置村衛生所,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福清市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基本設備100%雙達標,福清市域內就診率力爭提高到9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全福清市總診療量比例達到65%以上。加快建設福清醫院新院二期、高山中心衛生院新院二期,推進福清市中醫院改造提升,推動南方醫院、宜康醫院、東南眼科醫院、海西中西醫結合醫院等民辦醫院落地運營,到2020年全福清市總床位數達6345張,力爭社會辦醫床位數占到全福清市醫療機構總床位數的25%左右。完善并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使家庭醫生成為居民健康、醫療資源與醫保經費的三重“守門人”,到2020年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

    14.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全面加強福清市疾控中心實驗室建設,對疾控中心業務用房進行危房改造,不斷提升疾控中心檢測能力。與福建醫科大學合作,開展地區惡性腫瘤發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加大腫瘤防治力度,合理實施腫瘤一級預防。加強預防接種能力建設,到2020年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化建設完成率達95%以上,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99%以上,維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努力實現消除麻疹目標。加強慢性病綜合防治工作,到2020年建成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10%。加快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在福清市醫院建設生命支持系統,為重大突發事件應對奠定基礎。對公共場所衛生實施量化分級管理,公共場所衛生信譽度等級公示率達100%。制定有關飲用水衛生監督工作規范,提高飲用水衛生監督現場快速檢測能力,現場快速檢測設備配置率達100%。加強健康教育、治未病等前端服務,推動衛生工作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15.實施醫療機構提升計劃。加快推動福清市醫院創建三級乙等綜合醫院,市第二醫院、市第三醫院創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漁溪中心衛生院、高山中心衛生院創建二級乙等綜合醫院。加強“醫聯體”“醫共體”建設,促進福清市醫院與上海長征醫院高位嫁接,落實福清市第二醫院與福州市第一醫院、福清市第三醫院與福州市第二醫院、福清市婦幼保健院與省婦幼保健院的醫聯體和幫扶關系,探索促進福清市中醫院與高端醫院合作,全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加強對臨床用藥的監管,提高醫護工作者的服務意識,提升群眾滿意度。按適度超前原則構建120急救網絡指揮調度系統,打造城市六公里半徑急救圈以及鄉鎮十二公里半徑急救圈。高標準配置急救設施、急救車輛等急救設備,統一人員上崗條件和院前急救服務標準,實現急救站點建設管理規范化、標準化。

    16.實施補齊專科短板工程。依托福清市全國婦幼健康示范縣的優勢,完善兒童醫療服務體系,到2020年市公立綜合醫院兒科床位比例達到10%,福清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床位比例達到30%;做大做強福清市婦幼保健院,推動婦幼保健院擴大床位規模,爭取到2020年福清市婦幼保健院床位開放達500張。加大對福清市中醫院的投入,爭取到2020年創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到2020年,95%以上的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7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65%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全福清市基層中醫診療量占基層診療總量的比例力爭達到30%。構建精神衛生綜合防治體系,加快融康醫院病房建設,推進宜康醫院等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福清市精神科床位達870張。

    五、全力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17.開展居家養老強基行動。結合城鄉總體規劃布局,積極推動養老服務設施網格化、標準化建設,加快照料中心和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到2017年底實現7個街道照料中心全覆蓋,全福清市52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全覆蓋。落實新建住宅小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機制,加快改造提升已建但未達標養老服務設施,到2018年底社區每萬人擁有養老服務設施面積達到600平方米以上。建立支持家庭養老政策體系,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共同生活,履行贍養義務和承擔照料責任。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實施“互聯網+”養老工程,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探索互助式養老等新模式,引導老年人開展結對幫扶養老。落實低收入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高齡津貼和護理補貼制度,逐步提高政府購買服務標準。加強居住區無障礙改造,完善適老化配套設施,新建公共建筑、公共場所和養老場所無障礙率達到100%。

    18.開展農村養老提質行動。盤活用好鎮敬老院各類資源,在優先保障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推行鎮敬老院運營主體多元化,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或社會服務機構規模化承接、連鎖化運營,到2017年底實現全福清市6所敬老院公建民營目標、床位使用率提高到60%以上,到2020年實現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的集中供養率達到60%以上。扎實抓好農村幸福院和互助性養老設施建設,到2020年實現全福清市建制村養老設施覆蓋率達70%以上。全面啟動農村幸福院等設施星級評定工作,對達到三星級以上的農村幸福院,每年每個農村幸福院運營補貼提高到1萬元。

    19.開展機構養老增效行動。落實“一市一縣一中心”要求,加快福清市社會福利中心建設,確保在2018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健全落實民辦養老機構優惠政策,大力支持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形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鼓勵整合改造閑置學校、廢棄廠房等用于養老設施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福清市民營養老床位數占總數比例達到65%以上。推動公辦養老機構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優先保障政府兜底對象,包括失獨、孤寡、失能、高齡等養老需求。探索建立養老機構服務合同制度,組織開展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推動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規范化運作。鼓勵養老機構投保責任險,加強異地養老機構互助合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逐步完成已建養老機構安全達標和設立許可等工作。依托京東方特色小鎮建設,謀劃推進康養綜合體建設,積極推動養老與醫療、保險等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海內外華僑眾多等優勢,積極引進發展養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

    20.開展醫養融合發展行動。探索建立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機制,搭建雙向轉診綠色通道,深入開展醫養結合試點,確保到2020年護理型床位占養老床位總數比例達到40%以上。著眼實現“養中有醫”,探索制定系列優惠政策,鼓勵醫療機構將醫療服務延伸至養老機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和農村幸福院,鼓勵養老機構的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鼓勵暫時無法設立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與周邊已定點的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協議式”醫養結合模式,確保到2020年所有養老機構都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80%以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敬老院向老年人提供康復服務。堅持把居家社區養老的老年人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人群,優先簽約并提供健康管理和基本醫療服務。重視老年人的精神慰藉、臨終關懷等安寧養護服務,營造舒心養老環境。大力推進慢性病管理進社區,探索家庭護理型床位管理。

    六、強化組織保障,全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1.壓實責任聚合力。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把這項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要求,細化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和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路線圖、時間表、責任人,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住建、教育、衛計、民政等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科學組織安排,認真落實各類清單和細表,全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福清市直其他有關部門既要分兵把口、各司其職,也要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共同推動民生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傳統,結合推廣“駐村訪民情、串門話發展”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抓好補短板項目,團結帶領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民生社會事業建設中來,確保福清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22.加大投入強保障。完善公共財政投入機制,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重點保障民生和各項社會事業支出。優化轉移支付結構,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引導公共服務資源更多地向民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同上級部門溝通對接,切實用足用好上級系列優惠支持政策。強化民生社會事業發展要素保障,優先保障用地、用海、用林、用水、用電、用氣等指標需求。創新工作思維和理念,積極盤活閑置資產資源,加強相關公共服務設施整合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充分發揮民間資金雄厚、海外華僑眾多等優勢,積極拓展民生領域建設投融資渠道,鼓勵支持公共服務投資主體和投資模式多樣化,大力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捐贈,形成“多方參與、多元供給”的良好格局。

    23.創新機制增活力。堅決貫徹執行社會事業領域有關法律法規,形成依法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加快補齊民生短板的長效機制。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放開有關公共服務市場,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逐步將有條件的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或社會組織。創新管理體制機制,積極推動社會事業發展規劃與城鄉規劃、土地規劃、人口規劃等多規融合,實現社會事業與其他相關產業協調發展。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充分運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大力發展“互聯網+公共服務”等模式,積極推動福清市與福州新區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24.集聚人才構支撐。大力實施“融聚英才”計劃,持續完善人才引進優惠政策,推動一批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在福清市集聚。加強與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合作對接,積極培養一批社會事業領域專業人才。落實對口協作機制,推動人才交流協作,促進人才資源的合理流動。完善師資補充機制,全面推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全科醫生引進力度,開展村醫規范培訓,著力解決基層衛技人員短缺問題。加大養老服務專業培訓力度,著力培養護理專業人才隊伍。提高基層一線人員待遇,完善工資收入、職稱評定、醫療保險、養老保障等政策,鼓勵和引導各類人才向基層流動。

    25.從嚴督查促落實。堅持把補短板惠民生實績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績效考評的重要內容,建立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充分發揮一線考察“指揮棒”作用,切實把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納入一線考察干部的范疇,堅持在民生社會事業發展一線中考核干部、使用干部、獎懲干部,樹立起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特別是要把補短板工作業績和作風作為考察重點,引導黨員干部把高標準、嚴要求貫穿民生項目建設的各環節和全過程,切實把民生項目建設成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工程。強化督查問責,對那些工作不重視、措施不實在、成效不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予以嚴肅追責問責。堅決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查處民生社會事業領域各類腐敗問題,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

    26.加強宣傳造聲勢。結合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兼職委員”“爭當鄉賢、助推發展”“市領導掛鉤聯系服務企業”等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主動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群眾,訪民情、聚民智、解民憂。加大公開監督力度,及時公布民生社會事業補短板項目實施情況,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宣傳等部門要充分發揮各類宣傳媒介作用,廣泛宣傳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的重大意義,大力報道民生工作先進典型,及時推廣好經驗、好做法,著力激發全福清市上下參與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和參與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的濃烈氛圍。

    • 責任編輯:張婷     標簽:福清 市委 民生短板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观看,香蕉在线精品亚洲第一区,91大神在线视频观看,欧美人禽杂交狂配
  • <ul id="6a4es"><wbr id="6a4es"></wbr></ul>
    <td id="6a4es"><kbd id="6a4es"></kbd></td>
  • <nav id="6a4es"><acronym id="6a4es"></acronym></nav><s id="6a4es"></s>
  • <s id="6a4es"><em id="6a4es"></em></s>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软件|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老师网站|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波多野结衣导航| 天堂在线最新资源|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99日精品欧美国产| 求网址你懂你的2022| 国产高中生粉嫩无套第一次| 国产又黄又硬又湿又黄的| 九色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黄色成人免费网站| 漂亮诱人的女邻居| 无遮挡全彩口工h全彩|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草草 |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国产V片在线播放免费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妖精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ts人妖另类专区| 久热这里只有精| 都市春色校园另类|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特黄a大片免费| 与子乱勾搭对白在线观看| 男女性爽大片视频男女生活| 国产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不卡|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唾| 欧美视频亚洲色图|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亚洲国产美女视频| 91中文字幕yellow字幕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