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村:中國古代文明的縮影
m.bjjht.com
2016-02-25 08:54:05? 陳仁杰?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古民居群
流坑村位于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間,繁榮于明清兩代。由于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被專家譽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縮影”,享有“千古第一村”的美譽。
流坑村是我國古典民居建筑的明珠,也是為數不多的人類文明的瑰寶。游流坑村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里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悠久的古民居群落。
流坑村民大都姓董,董氏尊西漢大儒董仲舒為始祖。據導游介紹,董氏歷來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興,宋時曾出現“一門五進士,兩朝四尚書、文武兩狀元,秀才若繁星”的極度繁榮景象,而被歷代文人所推崇。從宋代到清初,村中書塾、學館,歷朝不斷,清道光時達28所,一個小小的村落曾出文武狀元各1人,進士34人,舉人78人,進入仕途者超過百人。
在流坑村文館陳列的《流坑董氏科舉仕官盛事》表中,一門四進士、五進士;一門四舉、五舉、七舉;三子、四子、五子聯科,比比皆是。其科舉之盛、仕宦之眾、爵位之崇、經商之富、家族之大、延續之久,在江西乃獨一無二,在全國也是少有的。

董氏大宗祠遺址
歷史延續至今,流坑村人依然傳承著那份書香文化。匆匆游覽其中,忍不住叫人拍案叫絕。信手拈來,如村中的一民宅門前的楹聯寫著:“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年年日日平平安安共添一歲;官官民民家家戶戶說說笑笑歡歡喜喜團團圓圓同過新年”一副對聯用10個疊詞且不失平仄韻律,在我國實屬罕見。村中有一“五王靈廟”,廟前的楹聯是:“廟宇朝朝朝朝朝朝朝應,河水長長長長長長長流”,可與山海關的“孟姜女廟”前的“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對聯相媲美。另一民宅的對聯是:“平安送給天下清官,健康長在世間良民”,真可謂是切中時弊的肺腑之言,平安送給天下清官,說的何等得好!
流坑村的古民居群規模宏大,且都是明清時期清一色的青磚灰瓦,令人刮目相看。除了村頭一大片千年古樹外,村中還保留了大量的古文化遺跡。其中“懷德堂”即是一棟建于明萬歷年間的上下堂兩進單層建筑,兩邊楹聯為:“門對九天紅日,路通萬里青云”。照壁由巨型方磚拼成浮雕三幅,正中為“丹鳳朝陽”,雀(爵)鹿(祿)蜂(封)猴(候)、福祿壽喜圖,令人回味無窮。
董氏大宗祠可謂流坑村古建筑之最,占地12畝,為前帶場院的三大進重檐建筑,規模宏大,足以體現董氏家族往昔的強盛。大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年初,嘉靖四十年(1561年)被閩廣鐘凌秀農民軍所焚毀,嘉靖末重建。可惜的是,該宗祠于1927年被北洋軍閥孫傳芳殘部焚毀,現僅存遺址,被稱為流坑的“圓明園”。五根高達8米直徑0.7米的的花崗巖石柱仰視蒼穹,一對紅石獅默然相視。
? |
-
責任編輯:周麗芬
標簽:福清 社會 流坑村 古代文明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