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自強(左)與技術員在察看鐵皮石斛生長情況。
聽朋友“侃大山”,一個人的名字,往往可以造就他的性格,也可能成就他的事業。三山籍人士游自強,就是一個佐證。
現年58歲的游自強,由于家庭困難,小學畢業后就下地種田,并從事土建工程、爆破石子、經營土石方……摸爬滾打歷練幾年后,他就脫穎而出,上世紀70年代,福清轄區有6家經營石頭(亂毛石)生意的老板,其中就有一家是游自強的。他在五馬山下“招兵買馬”自己爆破、經營,很快就掙得第一桶金。
上世紀80年代,政府開始注重環保,封山育林,“石子場”經營不下去了,游自強適時調整“戰略”,改行從事土建工程。由于勤奮好學,農民工的他很快成為城建公司的一名員工。上世紀90年代,通過努力工作,積極進取,游自強又先后進入三建公司和市建委工作,并成為某物業公司的經理。真是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
“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是我的性格。可是我的名字叫游自強,除了自強,注定還得游?。 庇巫詮婇_朗地向記者講述他的創業路。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二十一世紀伊始,游自強就闖蕩到福州發展。他通過調研考察,最終選定福州宦溪作為基地。因為那里有普光寺景點可以利用,他想開發休閑農業旅游項目。因此,他最終創辦了“福州市晉安區游氏龍騰山莊”。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休閑農業旅游項目是一句世人皆知的流行語??墒?,十多年前游自強就有這種理念,足見其戰略眼光。
2012年,游自強又承包了福州新店鎮斗頂村的30多畝地,從事農業開發,2014年他不斷擴大經營,新征了200畝山坡地,成立“福州市晉安區游氏養殖專業合作社”,從事農業、畜牧業養殖,蔬菜種植,果樹種植,經濟作物種植以及農副產品批發銷售。期間,他還四處奔波,先后整合了福州市晉安區、連江縣農民承包的山地、果園,使農民承包戶以山地、果園入股的方式成為合作社的股東。他的合作社現擁有社員、技術人員、業務營銷人員60多人,除了農民成員,不乏具有大專文化程度以上的技術員。
如今的游自強,已經一步一個腳印地把觀光生態旅游不斷做大做強。記者在他的農莊里看到,自然散養的珍珠雞、大雁、奶羊隨處可見,養殖的孔雀、火雞歡快地鳴叫著,而粗壯的樹干上仿生條件下生長的鐵皮石斛長得也是郁郁蔥蔥,山坡地上更是廣泛種植了金線蓮等各種名貴中草藥材。他的農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位于被譽為福州市“后花園”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周邊,相鄰還有斗頂水庫、閩王廟等旅游景區相輝映,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以斗頂村文化旅游休閑為中心點開發觀光生態旅游,這是我們的夢想?!庇巫詮妼ξ磥戆l展信心滿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