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一老師勞心數十載 專挑初中物理課本“毛病”
m.bjjht.com 2016-01-11 09:04:08? ?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為了夢想付諸行動: 35年寫成一篇論文 這條追夢的坎坷路,莫遵通一走就是半個多世紀。 起初他也簡單地希望從老師那里獲得認可,但是沒能如愿。上高一時與物理老師辯論的情景,莫遵通至今歷歷在目。 “當時我問他,書上既然說滑行是慣性、慣性是性質,那現實中自行車騎得越猛,松腿后滑得越遠,不叫慣性越大叫什么?如果是性質怎么能用‘大小’來形容?書上還說‘一切物體都有慣性’,但是現實中靜止的物體就是靜止,哪有慣性?這種情況不是跟這句話發生矛盾了嗎?老師后來只跟我說,書上寫的就是對的。” 1966年,莫遵通高中畢業,時逢文革,只好回家種了12年田,其間娶妻生子。恢復高考后,他于1978年考取莆田地區師范學校福清分校,即今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主修物理專業。之后,他先后在福清洪寬中學和柏仙中學擔任初中物理老師,直至退休。“我跟我的學生說了我對教材的看法,但是叫他們考試還是得按教材的來。”莫遵通笑著說。 后來,他覺得不把自己對物理學的諸多觀點寫下來“實在不行”。 于是,這篇論文從開始執筆到定稿,前后耗費了他35年心血。在繁瑣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理由足以消磨夢想,然而莫遵通始終堅持。 “早年我家生活很清苦。我經常下班回家后還要給責任田犁地,但是我還記得我的夢想。雖然現在成稿的論文只有5000多字,但是我寫廢的稿紙不計其數,能裝多少個籮筐都數不清。” 2007年莫遵通從中學退休,2009年,時年62歲的他隨妻子去了臺北,到101大樓當樓面清潔工。 “我去臺灣打工5年,這些物理書我都帶到了臺灣,一有時間和精力就會研究論文的事。”受訪中,莫遵通從包里掏出好幾本陳年的物理教材,最早的一本有30多年歷史,內頁的顏色已經全部變成了茶漬黃。 用數十年的業余時間鉆研一篇論文,莫遵通說,他還遭到了身邊一些親友的反對甚至冷嘲。可是莫遵通告訴記者:“我把這些都當作耳邊風,根本不屑一顧。”憑著這股子“一根筋”的拼勁和對自己觀點的十足信心,即使找不到知己,即使吃盡了苦頭,莫遵通依然較真地在這條路上執拗獨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6-01-08 ]《一貨車撞上路邊3輛小車》后續:22歲年輕小伙已截肢
- [ 2016-01-08 ]福州將新開建兩高速 一條與福清江陰支線對接
- [ 2016-01-08 ]網曝福清港頭中學體育老師體罰學生 校方:不存在該行為
- [ 2016-01-08 ]“惠民樂萬家”文藝下鄉巡演走進福清陽下街道
- [ 2016-01-08 ]全面深化改革 為福清科學發展增添活力動力
- [ 2016-01-08 ]江陰港區新添兩臺多用途門機 1個月內可驗收
- [ 2016-01-08 ]融籍導演薛賢堅回母校拍電影《再見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