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防官兵上小麥島為孤寡老人辦理二代證
“6月12日,我們收到遠在南非的僑胞們錄制的一段視頻,收到他們提前送來端午節的問候。”提起這件事,福清邊防大隊的官兵特別自豪,因為這是他們收到的第103個海外華僑團體送來的祝福視頻。
近年來,駐守在福清的邊防大隊主動對接“了解僑情、理解僑心、維護僑益、發揮僑力”的僑務方針,著力打造服務型警務,全心服務僑胞僑屬,得到了廣大僑界群眾的贊譽。
“家人生活好,在外打拼也就安心了”
6月24日,福清南青嶼邊防派出所警務服務大廳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位長裙飄飄的女子牽著一名年少可愛的小女孩,女孩的一聲“警察叔叔好”,雖然生澀但其天真的笑容一下暖和了氣氛。
原來,故事的起因是在一年前的夏天。小女孩名叫河野芯蕾,父母均是入籍日本的僑胞,當時,小女孩寄養在祖母家中,回來時孩子父母曾交代老人要記得到市公安局進行簽證延期。但上了年紀的祖母不識字,且年歲已高,早就將這句吩咐忘得一干二凈。眼看著小女孩在中國簽證即將過期,卻渾然不知。細心的民警小陳在例行開展入戶走訪時,發現小女孩在中國的簽證還有不到20天就過期了。小陳立即告知老人家,隨即聯合戶籍民警進行了一系列的補救措施后,帶上老人小孩直奔出入境辦證大廳。在簽證即將過期前三天,一紙新的簽證送達老人的手中。
“在國外打拼就為了讓家人過得好些,身在千里之外,別說照顧就連家里變成什么模樣我們都不知道,多虧有邊防官兵的照顧,我們放心多了。”小女孩的母親王女士說出了僑胞共同的心聲。
“群眾的事就是我們的事呀!”談起此事,小陳連聲說道。就這樣的一句話,這樣的點滴平凡,恰巧連成了一條穿越千里國界的暖心友誼線,一邊是心系游子的邊防官兵,一邊是心系祖國的廣大僑胞。
“雖相隔千里,但貼心服務始終沒變”
5月25日凌晨2時許,一通來自海外的電話打到了江下邊防派出所民警蔡群的手機上,旅日僑胞楊某仁急促地告知民警其家里被砸,要求處理。
接到報警電話后,民警立即展開調查。原來是僑胞老楊的弟弟小楊醉酒后用石頭將哥哥的大門、窗戶砸壞。事情的真相查出了,原本依法可以對小楊做出行政拘留的處罰,但在對鄰居和雙方親戚走訪調查中,民警進一步了解到,嫌疑人小楊與遠在海外的哥哥相對比,生活卻不盡人意,經常在夜里借酒澆愁,而且每次喝完酒就到哥哥老家門口大罵老楊無情無義,雙方因溝通不順暢,矛盾糾紛已有十余年。
為徹底消除楊氏兄弟倆矛盾,民警沒有簡單的進行處罰,他們積極協調雙方親屬和村里的老人會、村干部等人隔三差五地對小楊進行開導,同時,利用QQ視頻連線老楊主動調解他與兄弟的糾紛。經過近半個月的努力,兩兄弟終于重歸于好。
據了解,福清公安邊防大隊的貼心服務的“神經末梢”已經延伸到每個村居。他們在全市邊防轄區建立了僑胞服務站、僑胞服務窗口,江陰邊防派出所還與當地志愿者共同建立了服務僑胞的義工之家,累計為148名留守僑眷提供長期照顧。
“回報家鄉,也是我們的責任”
“桑梓情,赤子心。反哺家鄉是海內外僑胞的共同心愿,良好的投資環境無疑為我們投資打了一針‘強心劑’。”5月29日,日僑杜友建向蓮峰派出所介紹他將加大投資力度,從日本引進4條先進生產線的投資設想。
原來,2012年初,杜友建從日本回國后,發現蓮峰邊防派出所轄區愛民固邊模范村建設讓大坵村治安穩定,進一步堅定了他的投資意向。當年10月,杜友建投資1億元在該村選址建廠。然而,招聘工人卻成為了一大難題。蓮峰邊防派出所了解到這情況后,利用進村入戶走訪契機,將100多名在家待業的村民介紹到該公司務工,解決了該公司用工荒和轄區群眾就業問題。此外,該所還積極作為,對該公司的14艘船舶進行建檔,發放臨時船舶牌號,統一管理,使得該企業能更快、更順利地施工作業。
“對于我們來說,福清才是永遠不變的家,家鄉為我們提供了如此多的便利條件,回報家鄉也是我們的責任。”杜友建說道。
據了解,自開展愛民固邊戰略以來,福清邊防大隊通過“以心交心、以情動情”,與僑胞建立了廣泛聯系,使得越來越多的僑胞踴躍回故鄉捐贈、興辦公益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