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生產線只有兩個工人。
“用工荒”問題,每年都不少見,只不過這“荒”的程度在近兩年似乎越來越嚴重。記者發現,今年福清洪寬工業村受“荒”企業不少,其中以勞動密集型企業最嚴重。從現實來看,人力資源成本不斷上漲,企業出現“用工荒”是必然。但社會在發展,企業要生存,只能努力尋找“破荒”招數。
各企業普遍缺人 臨時工最為吃香
近日,記者走訪洪寬工業村,發現不少企業門口都貼有招聘啟事。
“正月十五過后,用工緊張問題有些緩和,但基本是靠臨時工來填補生產線。”正茂塑膠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文杰說,洪寬工業村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多,各企業普遍缺工,年底是該公司缺工最厲害的時段,多條生產線因缺人無法開機,有訂單也不敢接,覺得“很心塞”。
“節后,生產線能夠運作起來,這跟臨時工的加入有很大關系,但臨時工不穩定,流動性強,這讓很多企業覺得頭痛。”正茂塑膠制品有限公司管理人員說,臨時工去留很隨意,一旦發現有薪資更高的崗位,他們就會跳槽,這給工廠用工調度帶來了困擾,有時,一些生產線就因為缺少一兩個人而受到嚴重影響。
采訪中,記者還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些正式員工主動辭職,甘當臨時工,游走在幾家性質相似的企業。陳嚇珠曾在洪寬工業村某企業工作了兩年,她本是一名正式員工,但她最近辭去工作,加入了臨時工隊伍。“我的一些朋友是臨時工,每個月都會比我多賺幾百元。前幾天,有個工頭說,要幫我找一個工資更高的崗位,能多賺點,當臨時工沒有什么不好。”
據悉,陳嚇珠所說的“工頭”并不是人們印象里的包工頭,而是協助企業招工的勞務中介。如今,不少企業都委托這些中介人員招工,臨時工就“掌控”在這些“工頭”手中。由于一些“工頭”的鼓吹,不少企業的正式員工為了多賺錢,紛紛跳槽當起了臨時工。
多重原因造成缺工
“可以說,目前的狀況是工頭‘綁架’了企業。”葉文杰坦言,之所以正式員工會辭職做臨時工,主要原因是薪酬誘惑。這些擁有人力資源的工頭們,抓住企業缺工嚴重的軟肋,作為籌碼跟企業談判,迫使企業提高臨時工工資。許多企業為了招到工人,持續上調工資,但仍無法滿足應聘者的需求。
葉文杰打了個比方:若一個正式員工的日薪標準可以達到90元,到了缺工狀態,工頭便要求企業提供120元日薪給臨時工,以便他從中抽取10元介紹費。因此,有些正式員工因工頭“煽動”,紛紛跳槽。
“現在物價太高了,靠兩三千工資維持生計,真不夠花。如果有更高的工資,我也會跳槽。”茂山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員工小鄭說,她是“月光族”,每個月的工資用在租房、交通以及買衣服、鞋子、化妝品等開銷后,已所剩無幾,覺得生活壓力很大。
“我們也很無奈,現在生產成本不斷上漲,持續漲薪真的不現實。”葉文杰說,他收過無數辭呈,但也理解員工們的壓力。
“這里太偏僻了,公交車還不能夠直接路過工廠,有時趕時間,還要坐摩的,生活花費比較多。”務工人員李宏說,造成缺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交通不方便是他的主要困擾。
“這里距離城區較遠,到了傍晚就沒有公交車,而且娛樂設施太少,員工業余生活單調,幸福感不高。”三照電子管理部總務張國鵬說,工業村周邊生活配套差、薪資水平趕不上消費,造成了招工難。
企業用“心”留人
采訪中,多家企業管理人員均向記者表示“招工難,留人更難”,面對“用工荒”現象,不少企業紛紛轉變管理思路,挽留人才。
“不管是合同工還是臨時工,工資都在逐年上漲。”某企業經理說,一名普工一天工作10個小時,月工資可以達到3000元左右,還享受部分住房和伙食補貼。這樣的待遇或許并不誘人,但我們盡量以情留人。
“企業多一份關懷,員工就多一份溫暖。”葉文杰說,在公司,他既作為一名管理者,參與日常決策,又作為同事好友,維系員工感情。有一次,他偶然中得知一名員工的女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動手術,然而,她家庭困難難以承擔起高額手術費。對此,他立即拿出2萬元現金支持該工人,并為她在公司內部發起募捐活動,最終籌得手術費,挽救了一條生命。這一舉動也提升了企業的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