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燿:遙控神舟飛船的寒門弟子
m.bjjht.com 2015-01-05 13:21:59?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他敦厚樸實,看似農民模樣,貌不驚人;他默默無聞,46年如一日,奮戰在我國衛星航天遙控事業中;他是個高尖端科技怪才,為衛星航天遙控事業立過功,得過獎;他就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衛星航天遙控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福清哥”林宗燿。 人窮志遠 村娃出龍門 自從進入航天工業部五院工作到現在,林宗燿還不能將自己的相片公開。他要遵守國家保密法規,繼續默默地為我國衛星航天遙控事業作出貢獻。前不久,記者有幸采訪到他,他告訴記者:“是黨和國家培養了我,我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不要太張揚。”談起自己的經歷,最令他感慨萬千的是他的童年、少年,一直到跨入北京大學校門的那段艱難歲月。 1944年5月,林宗燿出生在福清縣茶陵區(“大躍進”后稱音西公社、音西鎮)東南村塘東自然村(現隸屬于龍江街道)一個赤貧的農家。生父林瑞平因窮而文盲,但記憶力超群,心算速度超過當今的計算器。解放前,林瑞平到福州榨油廠當掌柜,幾百擔的花生一稱完,立刻就報出榨多少油,拿多少重的花生餅,客戶要出多少的花生油加工費。至95歲臨終前夜,仍料事如神,交代完后事后,無疾而終。生母李秋宋生下二男一女,在林宗燿4歲時因貧病交加離世。 1951年9月,林宗燿開始進入蒼霞小學就讀。他至今記憶猶新的是,從懂事到小學畢業,數九寒月,光著長滿凍瘡的赤腳到他家后山五峰山扒松針當柴燒;沒有吃的,經常餓得頭眩目暈;沒有穿的,經常是衣不遮體;沒有棉被,只能用麻袋遮蓋。當時,他做夢都想著什么時候能有大米飯吃個飽,該多好啊! 1957年9月,小學畢業的林宗燿考上福清三中。1960年6月,當初中將要畢業時,他有三天時間沒吃一粒米、一塊地瓜片,就躺在宿舍喝鹽開水度日。他的妹妹林美金挑著臭霉的地瓜片到三中宿舍給他吃,問他說:“你還能參加考試嗎?”,他說:“考上福清最好的普高沒問題”.后來,他征求當時在三中任教的繼外祖父俞總成(原名俞昌潮,海口鎮梧嶼村人)的意見,報考了福清一中,并如愿以償考上這所當時即為福清一流水平的普高。 林宗燿說,從初一年級到高中畢業,他每年寒暑假都要和哥哥林宗銓一起到東張、一都砍柴、折松枝、撿松果,拉回福清城關賣,掙來的錢用作學費、生活費。 人雖窮,卻志存高遠,勤奮學習。1963年7月,福清一中畢業后,林宗燿憑借優異的成績敲開了北京大學的大門,就讀于數學力學系。從此,有著其父親遺傳基因的他如魚得水,憑著超人的記憶力、創新力和嚴謹的科學研究態度,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高尖端科技人才。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